走进淮河边上的安徽省阜南县,一个个庄台吸引了记者目光。庄台,别处没有,是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独特的村落形态。以前为了抵御洪水,村民在地势较高处用泥土垒筑高台,再将房屋建在高台上。可以说,跟洪水斗争,才有了庄台。
在蒙洼蓄洪区中的王家坝镇刘郢庄台,记者见到86岁的刘克义。“当年,我参加修建了王家坝闸,到现在为止16次开闸蓄洪,我全经历了。”刘老汉已记不清搬过多少次家,但忘不掉往昔场景,“洪水一来,房子就有可能塌掉,保命是头等大事,其他的都顾不上。”
1950年夏,淮河流域普降大雨,上千万人受灾。当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治理拉开了大幕。
由于地形“两头高,中间低”,淮河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新中国初期以前的450年间,淮河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王家坝防汛抗洪展厅里的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治淮的异常艰辛。“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治淮靠的是人抬肩挑。”随着王家坝闸管理处主任张家颍的话音,记者看到,照片中治淮工地上的工具极其简易,但人头攒动。新中国对淮河的治理,就是从一步一根扁担开始的。
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题词被制成锦旗送到治淮前线,整个工地沸腾了。1952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报道《治淮工程向着更大的胜利前进》,一些年长的阜南人对其中一句话仍有印象:“在阜南县(新设县,在阜阳县南)濛河洼地进水口的王家坝建造一座十三孔一百一十六公尺长的大控制闸。”
为什么要在这儿建控制闸?张家颍解释说,王家坝闸地处淮河上游和中游分界线,闸口以上流经山区,长约360公里,落差178米,洪水一旦下泄,会迅速到达王家坝闸;闸口以下坡度突然由陡变缓,而且下游洪泽湖的地势还高于淮河蚌埠段,洪水排泄不畅,王家坝闸成了保护淮河的一道安全屏障,因此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淮河防汛的“晴雨表”。
始建于1953年的王家坝闸,经过2003年拆除重建,现在的王家坝闸桥下有13孔闸门,桥上可通车,气势足,很壮观。
180.4平方公里的蒙洼蓄洪区像一个朝东西伸展的口袋。“袋口就是王家坝闸,如果淮河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我们就会根据国家防总指令开闸蓄洪,把淮河水往蓄洪区这个‘口袋’里分。”张家颍指着地图说。
几十年风浪无数,正是像王家坝闸和蒙洼蓄洪区这样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默默守护着淮河安澜,水灾越来越少,两岸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稳当。
“只有共产党把淮河治好了。”刘克义握着记者的手说,这些年,庄台抬高三次、加固三次,危房做了改造。就算洪水来了,庄台上还是水照通、电照送。
不仅如此,当地的搬迁安置工程,让众多村民摆脱了庄台上有限的生活空间。郎泽金在郎楼庄台住了30多年,几个月前刚搬到王家坝镇淮上社区。“比我们以前住的老房子宽敞多啦!”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他告诉记者,“这里的道路更好走了,买东西、小孩上学也更方便了。”
阜南县水利局局长张彪对记者说:“我们对淮河的治理已经从人海战术走入智慧水利时代,鼠标一点,就能了解辖区内重点水利设施的实时运行情况,为防汛抗洪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70年治淮总投入9241亿元,直接经济效益47609亿元。淮河的系统治理、开发和保护,有力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筑起了重要保障。”2020年10月20日,在国新办治理淮河70年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负责人公布了中国治淮的巨大成就。从“约束洪水”“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再到追求“人水和谐”,中国治淮的理念越来越新,方法越来越多。
站在王家坝闸上,可以看到蒙洼蓄洪区的一部分已成为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良田沃野,河岔纵横,鱼翔浅底,飞禽欢鸣,一幅和美秀丽的画卷在淮河两岸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