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5月01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延安市宝塔区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穿到日常工作中——

听民声 解民忧 抓落实

本报记者 张丹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01日   第 07 版)

  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民宿老板吴军和妻子正在打扫6间窑洞。几年前,赵家岸村实施整村搬迁,村民们彻底告别了原先的土窑洞。吴军夫妻俩觉得窑洞被废弃了有些可惜,就花力气打造了一家具有陕北风味的民宿。2019年春天开业后,游客络绎不绝。

  村民们看到游客对窑洞这么喜爱,也想开民宿,就找村干部商量。

  村支书王年军听了大家的想法后,在村委会院子里的“问题墙”上写下:“村上旧山体闲置500多孔窑洞,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提出时间是2020年9月4日,完成时限是2021年1月30日,主要责任人是王年军。

  “我心里也有疑虑,这么大规模窑洞再利用问题,敢不敢放到‘问题墙’上,还要给村民回音呢。”王年军说。

  “问题墙”和“回音壁”的做法,是延安市宝塔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探索。不管是在城镇或是乡村,在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办公地的醒目位置,都设有一面“问题墙”,党员干部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张贴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回音壁”则用于及时跟进和反馈落实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面对时间期限,王年军感受到了压力,也有了动力:“‘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习教育应该贯穿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后来,村里了解到一家公司有意投资陕北民宿,需要一些现成的窑洞。2020年10月,项目开工。经过努力,终于换来了可喜结果。项目一期工程如期完成,村里一半的废弃窑洞被改造成风格独特的陕北民宿,不久即可开张营业;剩下的窑洞正在二期规划中。

  经过民主评议,在“回音壁”上,关于开民宿的问题被贴上了“满意”两个字……

  宝塔区将“问题墙+回音壁”制度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载体,培养了党员干部的作风,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也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2020年底,全区利用“问题墙+回音壁”制度总共解决各类问题1.1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