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4月17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满园节气关不住

徐礼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17日   第 07 版)

  图片来自网络

  庚子年立冬那天,冬日暖阳“问候”到洛阳市伊滨区万安山东北麓的玉泉谷时,有一片园地格外惹眼。那片十几亩的庄稼地,被划分为12块齐整的方格,每个方块里种着一种农作物,既有常见的棉花、红薯等庄稼,也有艾草、鱼腥草等中药材,还有萝卜、白菜、蒜苗、大葱、韭菜等蔬菜,旁边另辟一块地,种养玉泉谷特产大谷梨。

  尽管已是初冬时节,这里的萝卜、白菜依然支棱可人,艾草仍然翠绿鲜嫩,葱蒜韭更是神气得很,红薯正等着“出土”,棉花期待着“抚摸”,整个园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园柴门很古雅,旁有木牌说明书:这是北京农学院针对玉泉谷项目独立研发的自然教育课程——农事十二法,是二十四节气与农耕实践的试验田。原来,它是以河洛地区常见的12种农作物,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进行种植、生产、加工、轮作,其目的是对中小学生进行认知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自然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试验田旁边一处稍高的平台上,蹲着两排老式砖瓦平房,屋内被改造成农耕博物馆,展示二十四节气与河洛地区农耕文化等内容。园区周围,一边临路,三边有苗圃做绿色屏障,让人一进入园子就有一种归田园居的踏实感、舒适感。

  这天,恰巧遇到伊滨区教育系统的近百名教师在此模拟师生研学实践情景,生动地演绎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关系,现场欢洽的气氛吸引了我。

  这些老师分成4个组,每组派出四五名代表,在农耕园里选取一种植物,介绍其生物特性、用途、历史掌故、人文知识等,并结合动手实践、互动问答等环节,整个课程环环相扣、活泼有趣。

  在艾草园,他们仔细观察艾草的形状、颜色,嗅闻其气味,讲述艾草名称来历及历史故事,吟诵《诗经》中有关艾草的诗句、孟子等名人歌咏艾草的文章,介绍民间习俗,进而介绍艾草的作用、经济价值。在互动环节,则让学员捆扎艾草、插艾草、提问题。

  在红薯地块,他们由立冬节气讲到冬储食物,将话题自然引导到红薯上来,让学员介绍红薯的前世今生。大家挥舞锄头、铁锹,挖到大红薯后喜不自禁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快乐。棉花组、萝卜白菜组学员的展示过程大致相似。最后还有评比、颁奖环节。

  满园的农作物,满园的学员,满园的欢声笑语,让我切身感受到,二十四节气牵手在这里安家落户、各得其所。整个研学过程,犹如一场故事会,理论指导与劳动实践结合,知识传授与实操训练结合,个人领会与群体互动结合,怎能不受欢迎呢?这些学员都是“种子”,他们会将自己的生发之力传播给他们的学生,农耕园将会呈现更加蓬勃的生机。

  怎样让二十四节气在新时代融入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气象地理情况总结出来的文明大数据,它影响和指导了中国人几千年,到今天依然在发挥作用,可以称之为典型的中国时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就是按照节气来过的生活。我国将每年秋分设为农民丰收节,将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等,都说明节气不仅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生态文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尊崇的文化自信。

  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洛地区作为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若能以非遗节气为切入口,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黄河故事;或通过保留和传承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民风民俗,带动乡村旅游,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旅游产品,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这样的农耕园,不仅是孩子们的研学乐园,也是都市成年人感知、验证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的试验场。不管科技如何发达,我们与土地的亲密关系、与二十四节气的联系纽带,都不会断绝。二十四节气的诗意故事,仍将以更加新颖生动的形式讲下去,让过度依赖手机的人们,更好地感知物候变化和节令玄机,更加热爱大自然,过更有品质的生活。

  读懂十二时辰,就读懂了我们的一生;读懂二十四节气,就读懂了中国的农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