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3月13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在乡村的“末梢”(百年辉煌·纪实文学)

王宏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3月13日   第 15 版)

  开栏的话: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华文作品版从今天起开设“百年辉煌”栏目。栏目文章体裁为纪实文学、散文,以真情实感、生动的故事反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一

  李大奎在乡村工作了16年,调到市政府办公室上班只有18天。第十九天,他就被派到一个贫困村去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年后,这个村子脱贫出列,他又被派到贫困程度更深的威宁县新发乡龙滩村去任第一书记。

  威宁是贵州省海拔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县。新发乡地处两省三县结合部,龙滩村去乡政府还有18公里,到这里就走到了小路的尽头,那“峡谷里的山寨”“崖壁上的人家”,用“偏僻”不足以形容,所谓“乡村的末梢”,这就是了。

  这是2017年4月初,李大奎带着换洗衣服、塑料脸盆、洗漱用具、碗筷,还有绿色铺盖,只身来到这里,乍一看,像个20世纪50年代派到村里来的干部。

  村支书叫曹顺友,57岁,笑容满面地站在村口迎接李大奎,把他领到了村部。这村部当地人还称它“村公所”,里面空荡荡的,连个办公桌都没有,有一把用木棍和泥巴做成的“泥巴椅”,有几把破凳子,还有竖起来的空心砖头。

  “平时开会就在这里吗?”他问。

  “还有站着、蹲着的。”曹支书笑着,满脸弯弯的皱纹。

  这间房面积20多平方米,有一个电线牵挂着的电灯。支书说:“就住这里吧。”李大奎告诉我,村支书不识字,人非常好,公正。到村第一晚,大奎是打地铺睡的,失眠了。

  第二天,他返回毕节市政府办,用他的话说是从“娘家”拉来了办公桌椅(经领导批准)把村部武装起来。随即建起了值班值守、说事议事、代办服务等制度。他说:“驻村驻村,这‘驻’的地方即使简陋,也要把它打理成凝聚人心的脱贫攻坚总部。”

  接下来是了解村情。这个与云南接壤的山村,石漠化严重,土地破碎瘦薄,多数土层厚度不到5寸。冬长夏短。全村1182人,劳动力450人,其中外出打工21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537人。

  在这里没有领导盯着你,但你的任务会盯着你。他需要自觉地融入村两委班子,融入党员和群众。所以此后村庄发生的变化,不是他个人的成就,而是组织起干部群众共同攻坚克难发生的变化。

  李大奎说:第一步就是“组织起来”。怎么组织?令我刮目相看的是他运用的“四听法”。他说现在都提倡精简会议,但农村的封闭并不只是自然环境偏僻,农民多年分散劳动,缺少会聚交流,这是更大的封闭。面对这种情况,有一种会一定要多开,就是群众会。

  “开这个会,重要的不是讲,而是听。”

  “怎么听?”我问。“有四听。”“哪四听?”

  “一是国家有什么惠民政策,讲给群众听;二是怎么发展,听群众的;三是有困难怎么解决,听群众的;四是效果如何,听群众的。”

  我不禁想,为什么人们抱怨开会多,是领导讲不好吗?关键的原因,恐怕是只有领导讲,群众有话没机会讲。“四听”主要是听群众说。大奎发现群众不是不会说,也不是无话说,一旦说开就形成了交流讨论。

  此时毕节在推行创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讲习所不是宣讲所,好就好在可以充分发挥“群众说”,大家“听”。大奎说,他在听群众说的时候就想,我们常说群众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足,这是不对的。农民想发展的愿望是最强烈的,只是没人去组织,各顾各,势单力薄、苦无门路。大家这么一讲,内生动力就起来了,也解决了所谓“干部急、群众不急”的问题。

  这“四听法”突出的特点在于“听群众说”,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的困难转化为集体面对的问题。如此集思广益,正是重新培育集体意识的温床。这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的方法之一。不只是方法,你认真听,常会有惊人的发现和平凡的感动。

  二

  乡村振兴,国家有规划,县乡有谋划,一个村也要有蓝图。龙滩村党支书不识字,但不是没有梦想,村民也不是没愿望。你是组织派来的第一书记,要融入到村民的炊烟暮色中去。大奎体会,第二步是“尊重选择”。

  那就要有东西让农民选,提供讨论和选择的内容就在蓝图里了。龙滩村除了耕地,还有林地1400亩,牧草地1280亩,荒山荒坡1000亩。这些资源能怎么用起来?“蓝图”里出现了3个结合:长短结合、互补结合、农旅结合。

  长短结合:村两委将全村土地统筹起来,长效发展软籽石榴2000亩;短平快地在石榴林下交替种植辣椒、小黄姜、大蒜、茄子、四季豆,以短养长,力争尽快实现增收。

  但是,选择新产业,只在讲习所里向农民介绍,不够,要 “眼见为实”。这就需要带群众去看。于是带农民到毕节七星关、纳雍、金海湖考察蔬菜和养蜂,还去云南考察软籽石榴。

  互补结合、农旅结合,这里不详述。蓝图中的产业选择不是坐在村部里想出来的,而是与村民共踏山水、攀悬崖,用脚走出来的。“三个结合”的发展目标经过了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改,最后通过。还请留意,这里的“尊重选择”,包括尊重农民选择单干,还是选择合作,或者选择集体。

  我曾在别的地方与一村民交谈。我问,为啥没去干活。他说没事干。我说,听说这里种西瓜可以卖钱。他说:“卖不出去,都烂了。”我走了全国二十多省,耳闻目睹的贫困户都是单干状态,他们种也难,不种也难。千难万难都难在他是孤立的农民,被阻隔在市场之外。

  我看到大奎是在引导农民选择产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如下选择——

  没有新产业,无法脱贫。规划出新产业,交由群众讨论,于是大家都面对着共同的难题: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单家独户力量薄弱……怎么办?需要合作,需要组织起来,这就是放在大家面前的抉择了。讨论的结果,村民集体选择了:拥护村两委把村里的土地、林地等资源全部统筹起来,成立村社一体的合作社。

  龙滩村的“村社一体”有自己的创造,农民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起来,即使个人种养什么,都能通过村集体的供销功能卖出去,这就激发和保护了农民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更可喜的是,这个过程是在组织形式中树立集体观念,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这正是新时代新型集体经济的诞生。

  “驻村就是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这是大奎对自己驻村工作的一句简述。

  三

  李大奎说,在脱贫攻坚中干部作风总体更实,但也存在“基层机关化”问题。扶贫干部应该坚持“四个去”。

  首先是到政策中去。发现这个“去”,在于他晚上的“读”,并对照村里的情况认真研究。当他发现大好的惠民政策很多地方没用足,不少干部对政策不熟悉,甚至不知道,他大吃一惊。

  “再强的帮扶干部,再好的项目,也赶不上国家一项惠民政策。”他说。

  接下来他与村干部将现有的扶贫政策、惠民政策,一一对照每家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去力争用好用足。他举例说,帮全村高中(中职)以上的28名学生全部兑现教育资助,帮3名贫困户大学生申请助学金,帮2家贫困户兑现医疗保障报销及救助,帮60周岁以上266名老人养老保险金全部核查兑现到位,还申请了5户困难救助,80户危改配套改建全部完成,65户224人低保应保尽保,争取落实了石漠化治理1300亩、退耕还林700亩补助金等等。通过惠民政策返还给全村222户农户的资金达到434.6万元。“两不愁三保障”等核心内容都包含在现有惠民政策中,扎实落实好现有政策,脱贫任务就完成了不少。

  当然,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大奎说:“要去团结乡干部,要去拜访乡里的‘七站八所’,因为惠民政策的落实,项目的争取都要通过他们。给农民讲政策的好处,农民知道了,但农民不懂怎么写申请,要是没人帮他填写申报,这些好政策就‘搁浅’了。”

  要帮群众写申请,那可不是帮十人八人,要填很多很多报表,然后不厌其烦地去跑。村民去一趟乡里不容易,有人托他代购物品。他看村民有这需求,就主动去收集“需求”,去乡里为村民落实政策、代办事项,代购代送物品,把自己搞得像一个乡村“快递”。

  “到政策中去”不只是学习宣传政策,仅把政策告诉群众是不够的。我由此理解了这个驻村书记“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里包含着多少艰辛的工作。

  四

  李大奎讲的第二个“去”是到农民中去,第三个“去”是到土地中去。这两点不详述了,重点讲第四个:到市场中去。

  李大奎说:“农业的根在农村,农业的果,大量在城市。我们常常忽略研究城市。”这里的“城市”指吸纳农产品的最大市场。

  “农民是最辛苦的生产者,却处于农产品利益分配的最底层。一个产品从农民手里到达消费者通常要过五关:收购商→物流→批发商→二级分发商→消费终端。剩给农民的利润,除去种子、肥料的费用,就没几个钱了。而且风险全在农民。”大奎说。

  怎么改变?李大奎与驻村工作队去搞市场调查,建立了“近、中、远、储”四级市场销售保障体系。

  近距离,联络“校农结合”“店农结合”和乡场集市销售。中距离,与六盘水、威宁、毕节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建立合作关系。远距离,与长沙、广州、成都、重庆等城市建立保底销售关系。储,新建了冷库和辣椒烘干厂,防止蔬菜滞销腐烂,便于冷藏外运,或加工成干椒、姜片、蒜片,降低种植农户的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在这个过程中,李大奎和工作组成员到处替农民与人讨价还价,半夜睡在运送蔬菜的车上。

  细看这“四个去”,其实就是最大化地把资源组织起来:到政策中去,用好政策资源;到人民中去,用好人力资源;到土地中去,用好自然资源;到市场中去,用好商贸资源。

  大奎的“读、写、想”想出这些,是特别聪明吗?也许不是,关键是他真心为农民着想。“走、干、讲”则使他实践出真知。

  李大奎1982年生在赫章县的新都村,父母都是文盲。他7岁丧父,母亲支撑他读完师范学校,他整个读书岁月都很艰辛,如今能帮助贫困村民做点事,他说这是自己的幸运。

  龙滩村在2018年底脱贫出列。此时大奎在乡村工作超过20年了,在市政府办公室上班仍然只有18天。2019年6月初,他又被派去威宁的另一个深度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2021年2月25日,李大奎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这天,在掌声雷动的人民大会堂,李大奎只是众多获表彰者之一,但他为之奋斗的,却是新时代党领导亿万人民进行的伟大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减贫事业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