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回首2020年、回顾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这句话不断得到验证。
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能够有力推进,脱贫攻坚战能够取得全面胜利,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能够不断落地……这些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此感受更深。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请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心得,畅谈“中国为什么能”背后的制度优势。
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都表达出同样的感受。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余梅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打了个措手不及。只有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勇于奉献,自觉接受政治考验和党性考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体现了担当作为。
“中国坚持群防群治,全面发动群众,疫情防控取得了巨大成效,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多么伟大。”作为社区工作者,余梅深有感触。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郝世玲对记者表示,过去一年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次战疫中充分体现出来。”郝世玲说,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以快速控制疫情和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前提,在全国范围开展动员,付出巨大经济代价也在所不惜,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取向。
中国制度优势明显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更好彰显制度伟力、发挥制度根本保障作用。
4万多名建设者逆行出征,仅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回顾这段经历,全国政协委员、中建集团副总经理周勇说,这凸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背后体现的则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进行如此广泛的社会动员和资源整合,形成社会合力。”周勇说,正是这一政治优势,不断强化着全社会的集体意识、国家观念、家国情怀,激励人们同心同德、无私奉献,汇聚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的磅礴力量。
“回顾一年来,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我深切感受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周勇说。
8年来,脱贫攻坚使得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近亿,创造了人间奇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张水波说:“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他认为具体表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形成“全国上下一盘棋”的顶层设计,并开展强有力的组织落实。
事实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同比增长2.3%,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余梅感慨,通过抗击疫情,中国再次向世人诠释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中国还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力所能及地援助其他一些遭受病毒威胁的国家和地区,展现了大国风范和担当。
集中力量乘势而上
代表委员们普遍表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的一大制度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韦震玲告诉记者,202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乘风破浪,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赢得了诸多令世界瞩目的骄人成绩。
韦震玲细数,过去一年来,我们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航天事业飞速发展,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一桩桩成果、一件件大事,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的果敢勇毅,以雄辩的事实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0年,中国授权发明专利达53万件。与此同时,中国在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着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战略研究,遴选有意义的项目,经费保障有力。同时,充分尊重领衔科学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权,集中人力进行科技攻关,发挥多方面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匡光力认为,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国长期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中国科学家要敢于领先,敢于提出国际上还没有或领先国际现有水平的重大项目。为此,我们要鼓励创新,给失败多些宽容。”
作为回国创业的海归,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对记者表示,正是由于国家对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对人才越来越重视,创业创新环境才会不断优化,这些都展现出中国的制度优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排在首位的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我切身体会到国家有关创新驱动的顶层制度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也在稳步推行。中国拥有巨大市场,我相信在举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制度优势下,科技企业一定会有更宽广的舞台。”袁玉宇说。
图片说明:
图①:2021年1月8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公安局交警孙臣顶着寒风上岗执勤。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图②:2020年2月2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隔离病房,战疫一线医生黄霞正在记录患者病情。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图③: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图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测控大厅内,航天科技人员庆祝发射成功。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图④:2020年7月13日,江西鄱阳昌江圩江家岭段,一名战士肩扛沙袋奔向堤坝处。
时 雨摄(人民图片)
图⑤:2021年2月28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月球样品001号·见证中华飞天梦”展览中参观“月球样品001号”。
杜建坡摄(人民图片)
图⑥:2020年12月28日,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广西平南三桥正式建成通车。
李 纵 马博彧摄
图⑦: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020年12月25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图⑧:2020年12月19日,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刀盘正在吊装。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图⑨:国产大型客机C919。
新华社记者 丁 汀摄
图⑩:“十三五”时期,“蛟龙”探海、大飞机首飞等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图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准备进入西太平洋,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最后一潜。(2017年6月13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图⑾:2020年11月27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图为11月26日拍摄的该机组外景图。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