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溜索不见了(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8))

本报记者 叶晓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3月03日   第 01 版)

  人悬半空,头顶白云飘飘,脚底怒涛滚滚,耳畔厉风嘶吼……说起溜索过江,邓前堆至今还心有余悸。

  云南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这位医生,行医38年,有28年靠溜索往返怒江两岸。

  有一回,夜里9点多,村卫生室电话急促响起,电话那头传来哭腔:“邓扒才山上做农活时摔下来了,左眼角撞出了个大口子,满脸是血……”

  邓扒才住对岸,情况紧急,邓前堆马上跑向溜索。药箱肩上一挎,绳子腰间一系,手里紧紧抓住溜梆,借助重力往前使劲一荡……

  到底太急了,对岸没人接应,邓前堆右膝盖重重撞到岸边尖石上。光亮处一照,裤子浸透了血水。过了江还有一段山路,紧赶慢赶,1个多小时才到。

  一夜救治,邓扒才的眼睛保住了。而邓前堆右膝盖上,留下指头大小的疤痕。

  那些年,无论白天深夜,还是雨涨江狂,邓前堆无数次溜索过江,多次出现险情……

  而今,水泥路进村连户,一座人马吊桥、一座汽车吊桥横跨两岸,再遇紧急情况,邓医生首先做的是走向汽车,发动油门。过去到最远的村小组,至少四五个小时,而今开车只需三四十分钟。

  交通好了,山货好卖了,游客也来了,经济活络了。现在,拉马底村已经全村脱贫。“除了体验旅游项目,再没人溜索过江了。”邓前堆笑着说。

  不止拉马底村。现在,怒江流经的地方,最多的是桥梁。无论是斜拉桥,还是拱桥、悬索桥,座座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