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1月30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八线女主播”(读者故事)

林 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1月30日   第 07 版)

  2020年注定是令人难忘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变身“十八线女主播”,就是我在这一年的特殊体验。

  坦白说,接到新学期我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的德语课要开网课的通知,我的第一反应是崩溃的。

  我虽然不是电脑盲,但平时对网络上的新事物颇有点敬而远之的态度:既不玩微博,也不看抖音,连任何在线学习的网课都没有听过。忽然自己就要网上开课当“主播”,真让我一时有点不知如何着手。

  首先是硬件,打开家里电脑上的摄像头和麦克风一试,效果糟糕透了!声音轻得听不清,画面暗得看不清!赶紧找有经验的老师一通咨询。结论是电脑要更新,最好还得上淘宝网买个“主播灯”。哎哟,这可真是要变身“十八线女主播”了!

  硬件问题好解决,软件问题就更让我挠头。我要用的教学平台叫“腾讯会议”,以前我听都没听说过。没办法,我抱着层层包裹的笔记本电脑,冒着大雨冲到了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办公室。经过学院计算机老师一个下午耐心地一步步示范指导,总算把这个“腾讯会议”网上直播课的步骤理出个头绪。

  从线下上课改到线上教学,教案都要重新布局改动,这倒没让我多为难。但是课件准备就绪以后,我开始担心的是眼前没有学生可怎么上课呢?别的不说,开启视频以后,对着屏幕,视线该往哪儿看?不知怎么闪现出了自己小时候喜欢给布娃娃讲课的情景。于是先拿了两个小玩偶充当“学生”,对着假想中的学生“得嘞得嘞”了一个多小时。可是距离遥远的学生听课的效果究竟会怎么样?能不能听到电脑播放的录音?看清我展示的课件?这些,眼前的小玩偶可不会反馈。

  我决定要真正地试讲一下,可是,谁来当我的“学生”呢?我想起十几年前刚回国时曾经在上海图书馆德语角当老师时认识的志愿者好友。于是,我的网上“德语角”开课了。“学生”好友如今已年近七十,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腾讯会议”。我们两个老太太边摸索边讨论,获得不少宝贵的反馈:比如读教材时不能低头,于是我就把所用教材的页面都拍照编成课件放到屏幕上;比如播放录音时如果忘了点击某个必要选项,学生就会听不到,于是我把这一操作步骤写在纸上放在电脑旁。其他如“聊天”“静音”“举手”等功能,我和“学生”也都一一尝试。不知不觉三四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居然不觉得累。

  转眼开学时间到,我这个“十八线女主播”按时走马上任。由于准备充分,网课开得很顺利。虽然我不能看到学生们,但学生们都能看到我的笑脸。我甚至觉得网课也有其优势:不必高音大嗓担心后排学生的听课效果,仿佛跟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亲切交谈,学生们也愿意通过聊天工具及时提出问题。再以后,学生们又主动提出在课上要连麦发言:读课文、练对话、造句、抢答……一项都不比线下课堂少。

  每次课后,学生们会通过微信发来口头和书写的两部分作业。逐一批改并写评语确实很花时间,但学生们认真学习的态度让我颇感欣慰。一女生悄悄告诉我:“老师,我非常喜欢听您的课。再过几周,我的宝宝就要出生了,他可是在我肚子里就听了您的德语课呢。”

  看看,变身“十八线主播”就会有这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