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1月14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星村成了旅游明星

许 兵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1月14日   第 11 版)

  明星村风光

  位于秦巴山区的石泉县,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出土在这里的鎏金铜蚕,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

  冬闲人不闲,在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年过六旬的村民陈泽华夫妇把自己的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桑园剪枝刷白,路边撒上花种,菜地里种上更多蔬菜……希望来年美好的乡村景致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来明星村。

  昔日土坯砖瓦房经统一改造,装上了现代化酒店设施,变成个性化民宿客房,陈泽华夫妇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老房子改造后能这般漂亮,还能在村上的旅游公司上班挣钱。陈泽华做保安,邓仁菊做保洁,公司还专门安排食宿,再加上房屋租赁费,一年下来两老伴的总收入近五万元。

  发展旅游让明星村村民尝到了“甜头”,也坚定了群众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陈泽华说,他和老伴都盼着村里的旅游公司越办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旅游公司办得越红火,我们的日子就会越好”。陈泽华所说的公司是明星村为发展农旅融合而成立的陕西明星沧海桑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202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开园的明星村“沧海桑田”旅游景区,集千亩桑海、精品民宿、乡村酒吧、天空之境、玻璃水滑、桑博园、智能化蚕室等景点于一体,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带动乡村景区及周边50余家民宿、餐饮及2000多名农户增收和150名村民就地创业就业,其中仅贫困户直接参与达80多人。

  说起村里的事情,党支部书记刘家满如数家珍,明星村是石泉县有名的养蚕大村,年养蚕6000余张,小蚕共育2800余张,养蚕大户281户,发展桑枝食用菌10万袋、桑园养鸡20余万只。虽然家家户户都有桑园,但均未成规模,随着劳动力输出,桑园多数闲置,资源长期未有效发挥应有的经济作用。

  在石泉县全域旅游规划指引下,明星村按照“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模式,通过“集中劳力,集约土地,集聚资金”,相继流转桑园土地2000余亩发展乡村旅游,建成桑品种博览园、果桑采摘园、桑海小木屋、桑海酒吧等一大批旅游体验项目,配套建设了桑栖旅游环线、供水系统、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一系列服务点延伸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石泉县东线旅游的品牌景区。

  刘玉是明星村15组的村民,早年在石泉县城工作。其父亲因病被纳入贫困户,为了能多照顾父亲,刘玉放弃了在县城的工作,回到老家明星村的旅游公司,主要负责乡村酒吧、网红桥等娱乐设施的管理。

  让刘玉没有想到的是,在乡下老家她每月的收入竟然比她在县城打工还多。如今,在做好管理工作外,刘玉还经常在空闲时间帮公司做更多的旅游服务,“我想好好干,争取早日到公司入股”。

  59岁的明星村村民刘培元早年因病致贫生活困难,自从景区开园以来,他和老伴也都在村里的旅游公司打工。现在,他还经常帮游客用手机拍照,“游客常夸我照相技术好,被人尊重的感觉让我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在桑园体验桑葚采摘、在桑海民宿休闲度假、在农家饭庄吃蚕桑宴等特色美食、在蚕桑博物馆进行研学之旅、在电商中心通过线上开展营销等产业已为明星村注入了更多的发展动能。这个冬天,明星村的桑田里又新栽了不少桑树品种,新建了不少小木屋。

  村内旅游产业的火爆也带动了蚕桑产业发展,明星村以桑叶为原料的桑叶茶等成为俏销产品,蚕蛹也被端上了游客的餐桌。这些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延伸了产业链条,“大桑田”变成了百姓的“致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