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上面这句话来自头些年很火的一篇文章——“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的演讲”,当时在线上线下的各种场合被人追捧:“说得太好了”“点明了传统文化的弊端”云云。很少有人去想,光绪到底讲没讲过这些话。
事实上,这篇演讲出自网络穿越小说《一个人的甲午》。如果稍有一些历史常识,从第一句话就能看出错误来。“光绪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正是西山红叶灿烂之时,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哪里错了呢?光绪十七年是公元1891年,而京师大学堂1898年才建立。而且,“光绪”的整篇“演讲”中,除了“朕”字可以看出点儿古代味,其余皆与现代白话无异。有学者就说了:“如果当时的光绪能够说出那样的一番话,就不需要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了。”
虽然早在多年前,就有很多人批驳过这篇演讲了,但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传,在信。明明是伪造的,却因为伪造有术,容易让人信以为真。这种鱼目混珠的情形,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也发生过,而且还不是少数,影响也颇为深远。
之前咱们聊过,古人喜欢编造故事,从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后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中原陆沉,文化事业受到摧残,因为传抄不易,很多古书就此灭绝。于是出了一些妄人,从编故事更进一步,假托古代作者,伪造古籍古书。其中,有位王肃,关于他有一种说法,为了在学术争论中占得先机,接连推出托名孔子门徒的《孔子家语》、托名孔鲋的《孔丛子》。
这种造伪的风气持续了很久。隋朝平定天下后,向全国征求散失的书籍。大学者刘炫伪造了100多卷书,名之为《连山易》《鲁史记》等,以此求荣拿赏。结果被人揭发,差点被处死,遭撤职后回乡靠教书过活。
中唐之后,独立思考、质疑辨伪的风气逐步展开。从刘知几、柳宗元,到宋代的郑樵、王应麟,再到明代的梅鷟,清代的崔述等,辨伪的学者薪火相传,对伪书、伪文、伪图,穷追不舍,深入揭批,让众多“李鬼”纷纷显形。
如果缺乏一种“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劲头,对很多伪造的东西,分辨不清,很容易盲从。而辨伪质疑的精神,多闻阙疑的思维,有助于纠偏补弊。
古文献学家张舜徽说过:“伪书虽伪,不可尽废。”古人造伪,大多为的是传播思想、经世致用,加上造伪时所使用的材料,往往是货真价实的、后来散失的史料,所以伪书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儒家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虽然是出自伪《古文尚书》,但这句话的思想价值并不伪,应该是先秦儒家论述的孑遗,依然可以视作应对艰难世道的一种精神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