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青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超50万人

产业发展快 致富路正宽(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本报记者 姜 峰 申少铁 贾丰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2月07日   第 02 版)

  “山高高不过凤凰山,花美美不过白牡丹,我和尕妹见不上面,苦日子啥时能过完……”

  青海“花儿”这段唱词,道出高原人的热情奔放,也道出这片土地的落后贫瘠。高原、高山、高寒,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贫困”二字一度成为青海的标签。

  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3.9万人,基本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目标。眼下,从易地搬迁的崭新面貌,到乡村旅游的热火朝天,再到光伏扶贫的不断探索,还有产业扶贫持续发力……脱贫成了新生活的起点,致富成了心心念念的目标。

  “当时家在后山上,三块石头支口锅,四面秃墙搭个窝,娘仨的生活全靠亲戚接济。”回忆起丈夫离去后自己独自拉扯两个女儿的日子,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村民拉毛吉几度落泪。

  2018年,以草场和牛羊入股合作社,拉毛吉和女儿搬到了安多民俗文化村。当保洁员、打临时工、享受合作社分红,不仅全家顺利脱贫,大女儿还考上了青海大学。“去年收入有4万多元呢!”拉毛吉乐开了花,“树挪死,人挪活,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以前住的是山上的土房子,土墙开裂,摇摇欲坠,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喝口水都得骑马去几里外的地方取。”56岁的拉吉加连连摇头,“草场的草长得不好,靠养牛羊,一家人糊口都比较困难。”

  2017年8月,拉吉加响应政府号召,搬到共和县廿地乡切扎村,从此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拉吉加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去年,打工收入、草原禁牧补贴、光伏分红等加起来,超过三万五千元。”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让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廿地乡政府干部李毛才让接过拉吉加的话头,电站发电收入,六成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四成用于支付公益性岗位工资,“村集体在国道边投资建酒店、商店、餐厅,发展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各种花卉竞相绽放,9栋独立欧式七彩木屋掩映在山水之中,游人络绎不绝……这里是坐落在贵德县河阴镇团结村的美地花田农场。

  几年前,村两委班子引进青海三兄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推动流转土地2380亩,打造美地花田农场乡村旅游项目。“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次,收入达2万元左右。”公司副总经理杜海勇说。

  “旅游生意红火,村民的土地流转费、工资以及贫困户年底分红就有了保障。”村支书羊壮太说。这种“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带动团结村及周边村落发展生态观光旅游、生态种养殖产业。2016年,扶贫开发局将团结村周边6个村,2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836人的产业到户资金注入美地花田农场。“企业有了雄厚资金发展壮大,同时,产业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多了一份收入。”贵德县扶贫开发局负责人刘忠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