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笔者参加了多个重要的网络电影活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参与主办的“金海鸥网络电影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广东省广播电视台与佛山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金南狮网络电影盛典”;中国电影家协会与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电影周;最近,又参加了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当代影视研究中心、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网络电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一时间,网络电影成为业内人士和研究界的热点话题。
网络电影出现新气象
去年10月,第一届中国网络电影周在四川成都大邑举行,网络电影界发表了一个关于网络电影的宣言,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取消了一个“大”字:“网络大电影”变成了“网络电影”。当时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文字游戏”,但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已经被公认为一个战略性的举措,推动网络电影发生了裂变乃至质变。一言以蔽之:网络电影真的像电影了,网络电影真的是电影了。
2020年可以说是网络影视的“升维年”, 以《隐秘的角落》《重生》《奇门遁甲》等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影视作品,通过精良的制作获得了观众的追捧,同时也收获了不俗的口碑,内容尤其是传播上不断出圈。一批网络影视作品通过精良的制作获得了观众的追捧。网络电影从打“擦边球”、表现玄幻穿越乃至“妖魔鬼怪”,回到了现实生活,回到了烟火人间。现实主义、主旋律网络电影受到观众的青睐追捧,成为“爆款”,一批可看性强、反映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佳作,如《中国飞侠》《狙击手》《奇袭·地道战》等让人刮目相看;“中国式大片”的创作、运作模式和经验引入网络影视领域,投资体量不断增大,制作上全面升级;网络电影类型越来越丰富多样,充满活力与生机。在院线电影缺位的疫情期,网络影视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更重要的是,网络电影创作和生产吸引了越来越多富有创造力的青年电影人,成为中国电影源源不断的新力量。
网络电影深刻地改变了观众的观影感受和习惯。据统计,截至2020年11月,爱奇艺、腾讯、优酷3大平台共上线新片652部,单片最高票房超过5600万。一些网络电影如《树上有个好地方》《老大不小》等作品的内涵和品质完全可以与电影院电影媲美。
网络电影人的目标和期许
当前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数量达9.01亿,形成庞大的市场。创新思维在网络影视工业的各个环节不断出现。创新的发行模式让优秀电影作品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不久前,在爱奇艺以PVOD(premium video-on-demand,高级视频点播服务)模式上线的影片《春潮》提名2020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导演。
在成都大邑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网络电影周上,爱奇艺副总裁杨向华代表网络电影界提出了三项倡议:一、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更多扶持电影复苏的利好政策,给予更多创新商业模式以肯定;二、建议视频平台思考其对于网络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价值和责任,不满足于眼前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思考如何为中国电影产业成长出一份力;三、建议网络电影从业者放眼未来,树立更高的目标,做出更优秀的电影,不仅着眼于眼前的票房。
第二届网络电影周的主题是“未来之约”,这个“未来之约”为:以5年之期,网络电影做出中国最好的电影;以10年之期,我们做出世界最好的电影。
毫无疑问,这是包括网络电影人在内的中国电影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许,同时也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网络电影不能忽视“网络”二字
网络影视业界两年前其实就已经达成共识,即网络影视包括网络电影“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然而,结束“野蛮生长”之后的网络影视究竟应该向何处去,业界莫衷一是。
在笔者看来,我们不能忽视“网络电影”这个概念中的“网络”二字——离开了网络,还有网络电影吗?完全用电影院电影的标准和尺度去要求、规范、评价网络电影,是不是有利于网络电影的健康可持续繁荣发展?在去年10月第一届中国网络电影周的寄语环节,笔者也曾经提问:在电影强国建设过程中,网络电影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笔者认为,网络电影创作者和管理者都应该有网络电影的主体性意识和审美,有差异化的思维和创造。就电影自身的本性和品质而言,网络电影与电影院电影可以是无差别的;但就其传播渠道和观影感受体验而言,网络电影与电影院电影还是天然有差异、有差别的,不能完全混为一谈。二者要实现良性互动、包容发展,还需要方方面面给网络电影提供足够差异化的思维、差异化的空间,尤其是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唯有差异化,或许才能为网络电影带来更积极的作为、更有序的发展。
另外,我们也应该清楚: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现象,只能以特殊的心态和评价体系去对待和分析,不可自以为是。无论院线电影,还是网络电影,最终都要靠质量取胜,靠专业性、公信力取胜。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业界的眼睛更是雪亮的。
我们也应该充分意识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精细化,随着网民尤其是短视频网民的持续增多,网络文化建设也显得越来越迫切,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已经从传统的文化载体转移到网络。我们不可固化思维,必须与时俱进。任何对网络影视、网络文化的轻视,都会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