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明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1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酒务头考古成果展亮相国博

带你走近商代“匿”族

胡 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1月03日   第 07 版)

  酒务头遗址出土的兽面纹鬲形鼎
  杜建坡摄

  刻有族徽铭文的青铜鼎、成套的酒器、数量众多的武器……在近日开幕的“河东之光——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上,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带领观众走近商代贵族的精神世界。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闻喜县,是一处商代晚期高等级贵族墓地,入选“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的发现填补了晋南地区缺少晚商遗存的空白,为研究商代政治格局、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其他势力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酒务头墓地发掘者高振华说。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共展出酒务头墓地出土的170余件/组文物,并辅以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出土文物。

  展览第一单元“边陲礼乐”重点展示酒务头墓地的礼乐文明发现。酒务头处于商王朝统治区域的西部边陲,其大墓的形制、青铜礼器组合和器型纹饰风格等均表现出深受商文化的影响。墓地中出土了种类丰富、造型各异的青铜鼎,其中不乏一些形体较大的重器,凸显其礼器功能。展厅里的子匿圆鼎,深腹,圜底,三足,表面饰兽面纹、雷纹,是商代晚期青铜鼎的典型样式。鼎内壁铸有“子匿”铭文,应为族徽或人名。高振华介绍,酒务头不少青铜器中都有类似族徽的铭文,由此判断该墓地应为“匿”族墓地。墓主人所代表的族群在拱卫都城、调运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晚商时期河东地区诸多地方势力中的翘楚。除了鼎、簋等礼器外,酒务头墓地还出土了鼓、铃、铙等乐器。

  第二单元“尚酒时风”反映了商代嗜酒的社会风尚。殷商贵族嗜好饮酒,创制了各式各样的酒器,饮酒的仪式感比后世的茶道还要强。展厅里有一组青铜爵,出土于酒务头墓地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爵兼具温酒、斟酒、滤酒等多种功能,常与盛酒的觚配套,作为礼器组合出现在晚商墓葬中。“爵位”一词的来源就与爵的特殊意义有关。此次展出的酒器还有觯、方彝、觥、提梁卣、斝等。其中,一对纹饰精美的兽形觥格外引人注目。觥盖为龙首形,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器身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据介绍,青铜觥最早出现于商中期,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其后消失不见。

  第三单元“兵戎重地”再现了当时的工具与武备情况。商灭夏后,为了消除夏的残余势力给西北边疆带来的隐患,在晋南地带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垣曲商城、东下冯商城等,作为拱卫王畿地区的一道防线。“酒务头墓地位于垣曲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交汇的要冲之地。这里曾是通往商王朝核心地区的重要门户,也是古代从河南进入山西最便捷的通道之一。”高振华介绍。酒务头西南部有运城盐池,沿着墓地往东南方向是中条山古铜矿带,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墓地内出土了象征王权军权和特殊地位的青铜钺、卷首长刀等大型武器,还有数量众多的戈、矛、镞等进攻型武器,显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军事气氛的浓重。此外,还有一些看似寻常的手工工具出现在高等级墓葬内,这些工具可能跟车辆修理和“籍田”等礼仪活动有关。

  第四单元“装饰驾乘”展示与古人生活和出行相关的文物。如轭首饰、鼻形饰、弓形器等车马用具,独具特色的青铜兽面形饰,玉璧、玉璜、玉柄形器和造型生动的玉鱼、玉蚕等。

  在文物展示之外,此次展览还通过墓室场景三维展示、考古现场照片、考古发掘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将考古发掘的过程展现给观众。

  据悉,展览将持续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