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近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 战疫有侨”——海内外侨界凝心聚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8个单元、200多件展品,再现了海内外侨界奋力抗疫、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和温暖瞬间。
本报采访了展板上的几位人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抗疫故事。
联络物资、坚守岗位、法律援助、书画祈福,他们各尽其能,在这场同心战疫的斗争中留下了可贵的身影。
忘我工作 全心抗疫
手机铃声此起彼伏,三个时区来回切换,苏州市侨联联络部副部长苏雪峰的手机在疫情期间时常处于“临爆”状态。
“侨联就是要好好牵线搭桥,及时解决侨胞的诉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苏雪峰陆续组建多个微信群,专门对接侨界医疗物资和爱心款项的筹集捐赠。他一面通过网络积极发出倡议,一面为海外侨界爱心力量介绍捐赠渠道、跟踪反馈信息。
协助加拿大苏州侨团联系物资对口捐赠、帮助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护士解决物资,在苏雪峰及同事们的努力下,一笔笔善款落地,解了燃眉之急。
“为侨服务是我的职责所在,在寻求海外的物资援助时,看到侨胞有力出力,对祖(籍)国表现出强烈的热爱,我被深深地感染了,全情投入抗疫工作。”苏雪峰说。
“我不能倒!我必须跟大家在一起!”北京市东城区侨联副主席、和平里医院党委书记刘东说,自己一直抱着要和大家并肩战斗的信念,坚守在抗疫一线。
在抗疫过程中,刘东曾多次进行腰椎手术,但她将病房变成办公室,丝毫不放松抗疫工作。“我当时的愿望就是,只要我能走,我能站起来,就要回到岗位上,与大家一起抗疫。”
6月北京疫情反弹,刘东带领医护人员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每天早上7点至凌晨2点,从场地协调到协助核酸采样,刘东忙个不停。“我每天带着护腰和大家一起工作,觉得自己好像是健康人了。”
刘东是“和医杏林志愿服务队”的组建者,这支志愿队也是北京市东城区侨联的志愿队,队伍中有很多归侨、侨眷。疫情期间,刘东带领志愿队协助社区守望岗、在医院进行义诊分诊,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累计志愿服务4000多小时,为社区和医院的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看到已经退休的归侨、侨眷仍然坚守在社区一线,我非常感动,虽然我的腰椎一直没有恢复,但大家的努力激励着我,能坚持到最后一刻我很欣慰。”刘东说。
法律指引 夯实后盾
“华侨华人对相关法律不太了解,在捐赠物资和复工复产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是我的职责所在。”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张巍所在的律所是北京市维护侨益法律事务服务站的成员,疫情期间,她带着律所同事紧急编纂出《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法律法规汇编》,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法律指引。
张巍号召律所成立了“抗击疫情法律服务志愿团”,公布法律救助热线,接受海内外侨胞的法律咨询。她还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对外公开,一一解答海内外侨胞的各种疑问。
回想起疫情期间的工作状态,张巍表示:“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量更大了,常常在夜间也会接到海外侨胞的咨询电话。这其中有很多与法律无关的问题,但我会力所能及地帮助解答。”
张巍坚持为侨服务20年了,她的律所在每周三下午都会针对侨胞开展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想力所能及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即使微不足道。”张巍说。
“疫情期间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求助电话,大家的咨询非常集中,主要围绕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问题。”周家魁是济南市侨行志愿者法律服务队的一员,在疫情期间负责处理与侨企相关的民事法律问题。
“我们基本上24小时面向侨企、侨胞服务,不仅把咨询电话向社会公布,也公开了律师自己的联络方式,方便侨企侨胞随时能和律师取得联系。”
针对侨企、侨胞的法律问题,周家魁与同事们一起编制了法律问答手册,并对侨企开展免费的法律培训,提高侨企员工的法律意识,帮助侨企解决疫情期间的法律纠纷。
“受到援助的侨企、侨胞对我们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十分感激我们在休息时间接到咨询来电也能热情、专业、负责地解答法律问题”。周家魁表示,在疫情期间,为帮助侨企、侨胞解决法律问题,身边的同事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这种敬业精神也不断激励着他。
书画祈福 传递祝愿
一位手持佛珠的老者在状似风雪的环境中高举双手虔诚祈祷,这是匈牙利华侨魏翔在疫情期间创作的《祈福》系列画作之一。
谈及创作初衷,魏翔说:“当时看到中国疫情严重,怀着期盼中国尽快渡过难关的心情,《祈福》作品的构想在我脑海中油然而生。”
《祈福》画作共有10福,“我将画面的重点集中在虔诚的祈福者身上,让画面呈现出似风雪、似大地、似远山或云雾等各种不同的场景气氛,以此表达对逝者与病人的祝福和期盼。”
魏翔将这组画作全部列入匈牙利佩奇大学的在线竞拍活动,并把筹得的善款捐赠给海内外需要帮助的华侨华人。
“抗击疫情时展现出的中国力量让我非常震撼,我对中国的感情更加深厚,也希望中国未来更好。”魏翔感慨道。
“抗击疫情,万众一心,中国加油!各国人民加油!我们一定赢!”美国东部时间3月6日14时,美国福建联合总会荣誉主席李贵明手持“福”字的形象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
如今,李贵明创作的《福》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并在展览中展出。
“疫情的发展深深牵动我的心,作为旅居侨民,我希望以独具中国特色的‘福’字书法作品,传达美好祝愿,展示中国人在抗击疫情中的责任担当。”
李贵明表示,“福”字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心中有福,就有根的存在,海外侨胞看到“福”字就会想到祖(籍)国。
他希望通过这一具有影响力的传播方式,为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同胞和各国民众祈福呈祥、加油鼓劲,喊出“我们一定赢”的最强音。
“书法也是一种赞美,是对中国涌现出的无数个抗疫人士的赞美,我希望借此传递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李贵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