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半城郊型”经济冒了尖

塔元庄村的变迁(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本报记者 徐运平 张腾扬 冯 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20日   第 02 版)

  初秋时节,出河北石家庄市区一路向北,驶过云龙大桥,来到蜿蜒流淌的滹沱河畔。河水清清,草木茂盛,随风摇曳。这里是塔元庄村。

  30多年来,从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到夯实基层党组织,再到“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塔元庄村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将一个贫困村庄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全面小康村。

  塔元庄村地处滹沱河北岸,南邻石家庄主城区。上世纪80年代初,村庄四周还是大片荒滩。全村500来户2000多人,耕地仅760亩。别看紧挨石家庄,当年塔元庄是个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几十块钱。村民编了句顺口溜:“盼着一年吃细粮,盖上新房娶新娘。”

  1982年3月,习近平同志赴正定,先后任县委副书记、书记。针对正定紧邻省会的区位特点,习近平同志深入调研,确定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二十字经”: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

  正是沿着“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塔元庄很快冒了尖。1985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200元。后来,村里家具厂、棉织厂、构件厂等企业蓬勃发展,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塔元庄距县城仅三四公里,当时却没一条好走的出村路。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村两委班子决定,盘活土地500余亩,开展旧村改造。可房屋拆迁不是小事,群众难免有不同意见。

  村两委班子走家串户,广泛听取村民意见,耐心做工作,还带头拆了自家房子。2010年,塔元庄新民居落成,全村近500户村民住进了楼房。小区内配建了中心超市,铺设了排污管网系统。

  近年来,随着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修路筑堤、疏浚河道、保护湿地,干涸多年的滹沱河重新焕发生机。

  徜徉在塔元庄美食街,一排排店铺排列整齐,香味扑鼻而来。如今,美食街已有数十家商户入驻,村里还建成了环境优美的木屋民宿小镇。去年,全村接待参观团队和游客50多万人次。2019年,塔元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