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前后,公司生产的葡萄酒、蜂蜜等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谈起近期的销售业绩,澳大利亚澳佳集团董事长俞维佳难掩兴奋,“9月份的销售量比8月份增加58%,“十一”黄金周期间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45%。”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国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市场复苏态势强劲,世界看到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光明前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海外华商畅谈近期在华业务增长情况,由衷感叹:“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订单已排至明年3月”
“中国疫情防控成果有目共睹,各行各业已经步入正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人们走亲访友,聚会宴请,共度佳节。我们的葡萄酒、蜂蜜等产品迎来了销售新契机!”俞维佳说。
令俞维佳倍感振奋的是,今年以来,公司研发的蜂胶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销量一直持续增长。“受疫情影响,人们更加重视健康,也更愿意在健康类产品上消费。‘双节’假期,公司推出的健康类产品成为许多中国消费者的礼品之选,销量又有显著增长。”他说。
新西兰亿贝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思维同样收获满满。作为一家致力于向中国市场引进、推广新西兰品牌食品的企业,亿贝通一度面临物流运输和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的挑战。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经济复苏,公司销售额逐步回升。“现在,中国市场的订单已经排至明年3月份。”王思维说。
“自今年‘6·18’购物节以来,中国市场的销售量超出预期,目前已经超额完成全年目标,预计今年全年将比去年增长50%。其中,奶制品、母婴类产品、水果的出口量增长亮眼。”王思维说,“今年以来,公司在中国各大电商平台加快布局,产品线上销售比重超过七成,成为销售额增长的主要来源。”
在中国数字化销售的潮流中,美国寇菲护肤品公司总裁蒋勇顺势而为。“疫情进一步催生传统销售及消费模式的变革。今年以来,我们更多采用线上销售策略,加大在电商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上的投入力度,满足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多元需求。”蒋勇说。
“中国市场有巨大吸引力”
受疫情影响,习惯于在新西兰与中国之间穿梭奔忙的王思维,今年“跑腿”的次数明显少了,但他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却更多了。“新西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口来源国,中国还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我们来说,中国市场是重中之重。”王思维说。
大量备货建仓,缩短产品出口中国的供应链;在新西兰设立研发中心,汇集中国市场需求信息,研发专供中国市场的产品;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打造“智能农场”,让消费者更直观地看到产品源头……王思维的公司正积极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更多的“私人订制”。“目前,我们狠抓研发和供应链整合。今年,公司马不停蹄推出四五个新产品,正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王思维说。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凸显,离岛免税购物取得亮眼成绩。俞维佳庆幸,自己提早布局海南市场的路子蹚对了。“2018年,我们参加了三亚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海南打出品牌。一直以来,公司在海南拥有较稳定的一批经销商和消费者。最近,我们又在海南开设了新的店铺。”
在俞维佳看来,中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方兴未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将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遇。“中国是全球最大且最具活力的市场,对全球资本都有巨大的吸引力。”
爱尔兰华商、EASY2GO Logistics首席执行官陈华德深耕中欧物流及跨境电商行业多年。在他看来,中国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中国顺利复工复产、实现经济稳定复苏,对欧洲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中欧货物往来频繁,海外仓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增强了我们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的信心。”
“积极备战‘双11’和进博会”
“今年‘双11’购物节期间,公司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一款花生酱,将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全球首发,这是一次重要的尝试。”谈起即将到来的“双11”购物节,王思维劲头十足。“我们将进一步整合线下商超和线上电商平台资源,打通供应链,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同时,将通过网红直播、社交媒体等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
“从现在起至明年2月春节是销售旺季,我们在国内各地的经销商都在积极备货,以弥补年初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王思维说。
俞维佳也在为“双11”购物节开幕做最后的准备。“公司在天猫国际、京东、拼多多等各大电商平台陆续开通了旗舰店铺。今年的‘双11’购物节,我们准备好了!”他说。
从事中澳贸易30余年的俞维佳觉得,中国市场仍有无限潜力和机遇。“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投入更多的精力,为中国消费者研发、生产更多优质健康产品。”
今年,王思维和蒋勇的公司都将第三次打卡“进博会”。据王思维介绍,公司已经与杭州市政府签订了一份采购协议。同时,针对第三届进博会的“云签约”“云宣传”也在进行中。蒋勇则计划携带公司研发的新产品亮相第三届进博会。“在进博会上推出新产品,是公司今年的重头戏。”蒋勇说,“我们已经和上海的互联网推广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下一步,公司将加大线上宣传及销售力度,进一步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在陈华德看来,中欧两大市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高质量的‘欧洲制造’将更受欢迎。我对中欧贸易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未来,我要继续把中欧物流线路做稳做好、做大做强。”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