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外媒看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向世界贡献减贫智慧(专家解读)

■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黄张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12日   第 10 版)

  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将柑橘生产作为富民产业扶助壮大,通过扩大柑橘种植规模,对低产果园实施升级改造,统一橘园培管、调整柑橘品种等措施,提升了柑橘品质,促进了产业发展,巩固了脱贫成果。
  图为10月9日,在洞口县高沙镇文丰村园艺场柑橘基地,橘农们正在采摘柑橘。
  滕治中摄(人民视觉)

  近日,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李碧建在巴基斯坦《金融时报》发表题为《中国经验、世界意义》的署名文章,全面介绍中国扶贫主要做法和经验。文章指出,中国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减贫目标,中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和贡献。

  

  10月8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20年社会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开幕。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陈志刚在会上介绍中国减贫经验和成就时表示,中国创造了减贫史上最好成绩:从2012年到2019年,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

  世界银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减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40多年来,中国脱贫攻坚有决心,也有“妙招”,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脱贫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首先,中国的减贫成果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持续推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经历了体制改革扶贫、专项计划扶贫、注重区域性扶贫和精准扶贫四个阶段。1986年,中国成立专门的扶贫领导小组,首次颁布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2013年,中国进入精准扶贫阶段,一改过去“大水漫灌”和“撒胡椒面儿”的做法,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扶贫办法。中国脱贫攻坚政策始终在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地落实和发展。

  其次,脱贫攻坚要靠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工业化充分利用劳动力的优势,优先发展技术和资本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了大量用工需求量大、技能要求低、与农业紧密联系的工作机会。城市化也为减贫事业带来了红利。据2001年《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公布数据,四川作为全国劳务输出最多的省份,每年有800多万人实现异地就业,通过邮局寄回家乡的资金每年约200亿元,通过农村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转移,部分欠发达地区实现了减贫目的。

  第三,脱贫攻坚需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公共服务进而缓解贫困。扶贫工作开展至今,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向全国推广,到2011年,新农合覆盖的农村人口将近98%,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病致贫的风险;2007年,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向全国农村推广;2009年,中央政府相继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效。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脱贫攻坚战出了一道“加试题”。从解决温饱问题,到缓解多纬度贫困,中国脱贫工作如今又面临着新难题,即防范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因疫致贫、因疫返贫”风险。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丁  宁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