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纪念《归侨保护法》颁布30周年

中国各地举办宣传普法活动

睿 加 赵雯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10月12日   第 06 版)

  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颁布30周年,全国各级侨办、侨联纷纷举办相关纪念活动。

  “大日子”赶上好时机

  1990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保护法》,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归侨侨眷为保护对象的针对性法律。

  中国侨联办公厅发布关于举办纪念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第二届“侨商杯”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全国各省级侨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相关活动。

  6月23日,湖南省侨联开展“品端午·话侨情·普侨法”主题活动。9月22日,北京市侨联启动侨法宣传月暨志愿服务周。河北省侨联举办首届“侨商杯”全省侨联系统法律知识竞赛。

  “今年刚好赶上侨法的‘大日子’。”天津市侨联专职副主席杨晖提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逢普法宣传的好时机”。天津市侨联于9月7日联合举办了“民法典及侨法解读涉侨法规政策现场咨询活动”。

  朝鲜归侨子女、天津市河东区侨联主席王志红说,通过此次活动,她对《保护法》和《民法典》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多学习才能更好地回答归侨的问题”。

  新形势采取新方式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传统的线下普法活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期,全国必须始终守好防控底线。新的形势给各级侨联开展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杨晖介绍,往年天津市侨联对《保护法》的宣传主要采取线下的动员会、宣讲会等形式。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活动规模已经大打折扣。因此,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在线下,我们组织宣讲团进入机关、学校、社区和侨企,并张贴宣传材料。”杨晖说。在线上,天津市侨联则依托“一网一号一端多群”,即官网、公众号、津云客户端和十余个侨联联络微信群,支持和配合中国侨联的“图说普法”“法律问答”等活动。

  提到线上和线下的活动效果,杨晖认为这是一个认识问题,“对于线下活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有多少人参与。但线上活动的一些潜在效果需要一个显现的过程。”他觉得,最关键的是立足于《保护法》,围绕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是“线上线下结合办宣传”的一次尝试,日后线上活动常态化,线下活动节点化也是一种新的可能。

  “求必应”突出人情味儿

  苏联归侨子女、天津市侨联委员李仲元参加了第二届“侨商杯”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他介绍说,父母归国的时候受到了侨联干部的帮助,且根据《保护法实施办法》,归侨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升学照顾政策,因此一直比较关注相关活动。

  “近几年市里和区里都成立了法律顾问处,有资深律师为归侨侨眷提供公益咨询服务,”李仲元说,“身边也有不少归侨侨眷通过寻求帮助解决困难的例子。”

  “我舅舅移居加拿大,过世之后,他的孩子因没有国内公民身份,难以继承舅舅的国内遗产。依据侨法,在侨务部门的帮助下,他们获批简化流程完成遗产继承。”李仲元说。

  李仲元感慨,“疫情期间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发侨眷补助,帮归侨做手术、打官司,只要归侨侨眷有事寻求帮助,相关单位一定有回应,一定都帮忙。”

  杨晖强调,普法宣传不能只讲理论、只念法条,“应该让真正懂法会用的人去服务大众”。

  宣传《保护法》的目的之一是推进依法治国,杨晖认为,让大家知道侨联是归侨侨眷利益的代表,是为他们服务的组织,遇到事情和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通过《保护法》来维权,寻求侨联的帮助,才能扩大侨联影响力,也才能更好地爱侨、护侨、聚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