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台港澳周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9月12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厦门大学的“台湾情缘”

陈 文 陈 梦 黄伟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9月12日   第 04 版)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鸟瞰图。
  (资料图片)

  宝岛台湾,远古时期与大陆相连。后海面上升、地质变化,相连的陆地部分淹没,形成台湾海峡,出现台湾岛。虽隔海但不遥远,台湾海峡最狭处仅130公里、最深处不过80米。1921年,在海峡西岸的福建,怀抱“教育为立国之本”的陈嘉庚选定厦门演武场——昔日郑成功练兵场,建起了百年学府厦门大学。“海峡不是一把无情刀,终会变成一座交流桥”。翻开这百年校地篇章,万千往来中的故事渊源深厚,万般不易间的情缘更是荡气回肠。

  一方石锛,万年光景

  厦大校园内芙蓉湖畔,有栋嘉庚风格三层建筑,上书“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所人类博物馆。馆中文物8000多件,其中有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名为“有段石锛”,采集地:“台湾”。

  “台湾之有石器时代遗物,余久已闻之,抵台后即注意于此。”这是厦大首届学子、人类学家林惠祥1929年赴台采集文物的记录。此行林惠祥深入台湾高山族聚集区,带回文物标本一百余件,写成《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成为我国首位系统研究台湾高山族的学者。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在其遗作《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特征之一: 有段石锛》中,林惠祥推断出台湾新石器文化来自大陆,高山族先民主要是从大陆迁去。

  一纸家书,万分热忱

  “我们是带了一颗热诚的心、学习的心、为台胞服务的心。”1947年赴台工作的厦大校友黄子铮给母校寄信写道。

  1945年台湾光复。地缘相近、文化同根,台湾与厦大率先开启往来。厦大是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高校之一,1946至1949年间招收台生近百名。台湾学生对厦大也青睐有加,第一批“台湾省升学内地大学公费生”中,志愿选择厦大的最多。

  台湾光复后,厦大毕业生满腔热情赴台参与重建。1945-1949届厦大毕业生赴台就超300人,助力台湾跻身亚洲四小龙的“十大建设”中,有六项由长汀厦大学子主持或参与主持。作为规划设计专家的过鲍生全程参与了从基隆至高雄的高速公路建设;陈振华“从黑发到白发,一生与台电共成长”;金世添等被称为电信行业的“厦大八金刚”;严家睽推演出的计算洪水量公式至今仍被采用;江举谦、姚一苇、卢衍祺等90余位厦大校友先后赴台从事教育、文艺工作……

  一个约定,万山无阻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1980年,海内外第一个专门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大台湾研究所(后为厦大台湾研究院)成立。其开创了多个第一: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创办第一份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刊物,成立大陆第一个专门研究台湾的民间学术机构……

  “第一次到宝岛台湾很激动,这一步也很艰难”。1991年,厦大校友范丽青是首次赴台采访的两名大陆记者之一。不只是范丽青,张克辉,卢嘉锡,孙亚夫,多位中台办、国台办领导……许多厦大人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奔忙。

  1995年《厦大与淡江大学学术交流协议书》在台签署,开创两岸校际交流合作先河。厦大已和台湾33所院校开展合作,每年逾千名师生互访交流。厦大也是大陆对台招生最为活跃且招收台生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一场重逢,万般深情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厦大1948届校友余光中一首《乡愁》传遍两岸。“怎料得到,当时回顾船尾,落到茫茫的水平线后的,不仅是一屿鼓浪,而是厚载一切的神州……”如余光中所说,一去竟不知归期。

  同是厦大学子的兄弟俩黄典诚、黄典权一分隔就是40年。借在香港参加研讨会,兄弟俩终相逢,抱头痛哭。只是黄典权一生未回大陆,临终前他将自己珍藏的台湾古地图转赠厦大。

  两岸破冰后,厦大台湾校友、1948届毕业生周詠棠多次回到母校,为学校捐献数百万助学金。“台湾硅谷之父”、校友何宜慈,生前频赴大陆助力北京中关村、厦门火炬园、厦大交叉学科建设等。

  一届届厦大赴台毕业生,为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发光发热。正如余光中所期盼,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多少悲欢离合,终会抹平。永恒的是来来往往中汇聚成的人情暖流,继续延绵着这深厚的百年校地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