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万山环绕的贵州毕节,干部群众有这样一股子劲头。
“威宁土豆也有名,为啥要把苹果卖出山?”
“土豆哪有苹果‘甜’!”64岁的彭文才侃侃而谈,“这里白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果子甜度高,卖得好着呢!”
彭文才的“致富经”,学自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牛棚万亩精品苹果基地。2015年万亩果园初建,迤那镇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彭文才看着自家31亩地动了心。可老伴有意见:“祖辈都种土豆、苞谷,最差也能管口粮,能拿苹果当饭吃?”
“土豆能管肚子饱,苹果能叫日子甜!”为说服家人,彭文才算了笔账:土地流转费每亩一年800元,在苹果基地打零工一天至少80元,基地有了纯利润,流转户还能拿分红。2019年,万亩果园进入初果期,亩产约1500斤,总产值6150万元,惠及7个村的4056户、172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6户、2952人。
看着整洁的家,29岁的付红眼里闪光,“搬出了山窝草窝,住进了金窝银窝!”付红以前的住处,是位于赫章县双坪乡五里村的茅草房,几十平方米,要挤下全家8口人,得在正屋里搭活动木板当床。
2018年搬进县城的银山社区,付红一家分到两套共160平方米的住房,住得宽敞、安逸。
“在扶贫车间工作,有上班族的感觉。”34岁的王燕拢了拢工作台上的耳机线。搬进城里前,王燕也不是没有过纠结,“打工务农这么多年,进了城我能干啥?”
王燕的新家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移民搬迁安置点。她家里孩子小,老人年事已高,离不开人照顾。那天,送孩子上学的路上,王燕看见街道两旁有挂着“扶贫车间”招牌的门脸。走进一间耳机加工店,仔细一聊,没想到就上了岗。
出山换活路,居家有收入,指端能脱贫。通往耳机加工店的社区道路宽敞平坦,王燕每天走上两个来回,“再不用迎着星星出门、背着月亮回家,朝九晚五进车间,收入稳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