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健康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乐极生悲(成语里的中医)

孙亚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7月24日   第 09 版)

  中医认为,人的喜怒哀乐与心的联系最为紧密,“乐极”使人心绪不宁、坐卧不安、失眠多梦,很容易影响到心的功能,产生身体疾患。这说的便是“乐极生悲”。

  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楚军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前往赵国求救,淳于髡搬来救兵解了楚军之困。齐威王好饮酒,大喜之下便设宴,请淳于髡喝酒。淳于髡明白齐威王又要彻夜饮酒,必定不醉不休,便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齐威王不解,淳于髡解释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齐威王明白了话中的劝诫之意,决意改掉彻夜饮酒的做法。

  诚然,物盛则易衰,世间万事万物皆应有度,高兴过了头,很可能会阴阳失调、物极必反。《儒林外史》里的穷秀才范进,屡试不第,终于中举后高兴至极,以至癫狂发病,成了一出悲剧。中医有“喜伤心”的说法,用在范进中举这个案例正合适。

  正因为情绪的大起大落对身体健康有害,于是古人常说“清心寡欲”,指的便是保持心地宁静。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时,也要善于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同时,还要讲求精神修养,情绪自控,使身心处于平和协调的状态。《淮南子》有言: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不困于一时之喜,不为不良情绪驱使,是有效调摄喜情的办法。

  “宁静养生”,于今天而言意义仍然不减。中医强调精神层面的定力对人体的保护,志闲少欲、心安无惧。心地光明磊落,无私而寡欲,便能一步步达到精神自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