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湄洲湾,这座像娥眉般勾画在海上的岛屿,因1000多年前妈祖的诞生而名声大震,远播四方。
如今,这里的人们最喜欢告诉游客的是:2009年9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经审议表决通过,妈祖信俗正式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宋代莆田诗人刘克庄的诗句,道出了妈祖信仰发源的史实;而妈祖的信俗与风情,更是与这里百姓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世代相传。
有记载表明,岛上自有妈祖以来,每个家庭都会烹饪“妈祖面”,制作“妈祖糕”。这两样食物在海峡两岸都是象征吉祥平安的符号。
先说“妈祖面”,这是一碗碗底垫着芥蓝菜、中间盛着油拌线面的碗面;上面覆有煎鸡蛋丝、豌豆荚、冬笋片、金针、香菇,当中放一撮黑紫菜,并撒有油炸花生米,俗称“点心面”,也是迎宾接客、吉庆喜事首推的“见面礼”。再说“妈祖糕”,这是由岛上家庭作坊精心加工的一种五香方糕,主要成分是糯米粉、面粉、糖和地方香料,香甜味美,软嫩可口,老少皆宜。这两种食品,都含有“长寿、平安、健康”的寓意,因而流传甚广,大受欢迎,也成了妈祖民俗的一部分。
不过,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女人们头上梳起的船帆髻和身上穿着的妈祖衫。船帆髻是岛上女人独创且最富诗意的一种发髻,仿照古代渔船的模样打造,其手艺之复杂、高超,令人称奇叫绝。这种发髻是将女人脑后双侧的长发抹上野生芦荟的汁液,往中间梳拢,待长发稍有黏合之感,便往高处梳理并攒成一片手掌般大的发髻,用银簪固定;头顶则用红绳绾住一小圆髻,再簪上明艳的鲜花。于是,经过搓、撮、挑、拨,船帆、桅杆、舵、桨、锚还有海浪,都在头顶和周侧出现了,一眼看去,仿佛就是一艘在海上航行的渔船。岛上人说,妈祖当年梳的就是这种发髻,于是代代女人纷纷效仿,并称之为“妈祖髻”。
拉网、讨小海、晒鱼、刈紫菜,以勤劳、勇敢著称的湄洲岛女人,总是披星戴月地操劳着。她们的茧手能剥开大海的皮肤,她们的情感一览无余地寄寓在头顶的“妈祖髻”上。可以想象,当男人们出海打鱼,十天半月未返,她们的心早已漂到海上,而她们的“妈祖髻”每时每刻都汇聚着她们心中的祷告和祈愿。她们相信,救苦救难的妈祖一定会庇护她们的男人。她们头上的渔帆,就是男人的渔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一定会被妈祖的和风鼓荡,最终平安归来。
在湄洲岛,梳“妈祖髻”的女人们都穿着对襟饰红、以海蓝色为主调的“妈祖衫”,俗称“红蓝三截裤”。蓝色代表海水,红色代表火焰,寓意以火克水、以水克火,永保平安吉祥。
“妈祖髻”和“妈祖衫”流行至今,成为岛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实际上,这种民俗是有来处的。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即水上生活的居民。史载,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妈祖髻”和“妈祖衫”都是古代疍民文化的遗存。这份遗存,成了今天海峡两岸游子寻根的一条不可忽视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