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发布公告,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什么是“跨境理财通”?简而言之,它是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
消息一发布,就被视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大利好,具有多重积极意义。因为“跨境理财通”一举“通三地”。内地市场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拥有更高的收益与回报,港澳市场则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分散化、多元化投资渠道,这背后,有着互利双赢的硬核逻辑支撑。
打开跨境理财便捷之门
根据公告,“跨境理财通”中的“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在港澳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区居民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投资专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
据介绍,“跨境理财通”遵循三地个人理财产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尊重国际惯例做法。“北向通”和“南向通”投资者资格条件、投资方式、投资产品范围、投资者权益保护和纠纷处理等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澳门金管局商议确定。
“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资金通过账户一一绑定实现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使用范围仅限于购买合资格的投资产品。资金汇划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对“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资金流动实行总额度和单个投资者额度管理,总额度通过宏观审慎系数动态调节。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跨境理财通”为三地居民个人跨境理财打开了便捷的通道,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跨境理财通”在三地的实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投资活跃,跨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求较大。“关注微观主体、聚焦居民投资是此次‘跨境理财通’试点的亮点。”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认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将有利于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自主投资、灵活配置资产的需求,促进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
互联互通又一重要举措
“跨境理财通”是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金融合作的重要举措。互联互通,是近年港澳与内地市场加强合作的关键词。
2014年11月,打通内地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港交所的沪港通正式开启,2016年深港通实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与港交所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2017年债券通加强了内地与香港的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2019年2月18日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人民银行会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等部门,对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双向理财业务试点做了大量调研和论证,初步形成“跨境理财通”试点方案。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9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如今“跨境理财通”的适时推出,不仅拓展了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机构的投资业务渠道和投资市场,而且加强了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进而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通过跨境理财通这个“金色桥梁”将港澳与内地经济更加密切链接在一起。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地区行政总裁兼集团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行政总裁洪丕正表示,随着大湾区相关政策逐步出台,区内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将能有效吸引外资,提升区域竞争力,预期大湾区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彰显开放力度和水平
在业内专家看来,选择当前时机公布这一决定,不仅表明三地金融监管机构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支持,更是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强力支持。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跨境理财通”将为香港金融业界开拓巨大的客源和业务发展空间,推动本地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成长,带动产品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整条金融产业链的发展,也会惠及相关的专业服务领域。进一步来说,理财通扩大了香港财富管理业的腹地,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诱因在香港设点和投放更多资源,服务内地投资者,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刘英表示,在一些西方国家对香港说三道四之际,“跨境理财通”的推出更有助于支持香港长远发展。实际上,香港背靠的是中国大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绝不是某个西方国家所能撼动的。
再进一步讲,“跨境理财通”落地后,有望进一步促进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尝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资本账户的扩大开放会给双方投资者提供更多机会,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有力措施。
中国近年来正加速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外资金融机构加速涌入中国。近水楼台先得月,“跨境理财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开通,打开了理财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的窗口,实际上加快了银行业和投行业的理财产品的对外开放,粤港澳“跨境理财通”的开通,提高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