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论是在全国两会上,还是到陕西、山西、宁夏等省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总书记步履不停。
近日,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扶贫车间,总书记强调,要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在该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4月,在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他为柞水木耳“直播带货”。5月,在山西大同云州区,他点赞“小黄花大产业”。
到地方考察,总书记常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为他们生活存在困难,感到揪心;为他们生活改善,由衷高兴。这些年,他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黄土高坡、雪域高原、西北边陲、云贵高原,无不留下他的身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事业取得决定性成就:连续7年每年减贫千万人以上,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
今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补短板是硬任务。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从人群看,主要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从区域看,主要是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地区,贫困人口较为集中,自然条件极端恶劣,脱贫攻坚任务最重,是“短板中的短板”;“三区三州”以外的中西部地区深度贫困县,这些地区多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人口比例大,基础设施等条件薄弱;部分已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较大的地区,大多属于发展严重滞后、生态非常脆弱的地区,产业基础普遍较弱,脱贫成果有得而复失的隐忧。从领域看,主要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明显。
脱贫成果要巩固提升。对于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扶贫,我们有充分信心。我们正在防止和纠正松劲懈怠、冲刺抢跑,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更需要长效机制。比如移民搬迁,不仅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能致富。找准返贫致贫原因后,要有针对性帮扶。此外,还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到了咬紧牙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时候。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中国必将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