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展现有温度的脱贫故事

——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交流会侧记

本报记者 张鹏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6月10日   第 07 版)

  去年9月,为进一步推动广大作家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创作文学精品,中国作协策划开展“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遴选25位作家奔赴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市的扶贫点深入生活、采访创作。目前,作家们均已结束采访,他们的作品有的已处于最后定稿阶段,有的已交由出版社校对排版。为进一步总结创作经验,5月19日,由中国作协主办的“2020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创作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创研部、相关出版社和文学报刊负责人与参与创作工程的作家一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时代新人,他们身上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芒。作家在创作中要敏锐捕捉和表现这些持久性的、面向未来的新因素新气象,以宽广的历史视野与人类视野,写出当下时代巨变,创作出新时代的“创业史”。

  此次到赣南采访的经历让小说家王松印象深刻,“这是一次走向真实深处的旅程,给我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感受。无论是帮扶干部还是被帮扶的村民,他们发自内心的话语,都是在交谈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在开始采访前,王松往往只提一个话头儿,再规定一个大致方向,接着便让采访对象的话语自然地流淌,“我只要在这最真实的真实中,去捕捉和感受那种力量就是了。”

  作家王宏甲在采访中感受颇深的一点是,“农民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主体,加强组织和领导,把零散的力量凝聚起来,是改变贫穷的必由之路。”他认为,忠实记录脱贫攻坚伟业,全景式展现脱贫攻坚的成就与感人故事,作家责无旁贷。

  在主题性创作中,如何处理大与小的关系,是作家潘小平思考的问题。她认为,“小叙事”难以应对大时代,“我希望在与世界分享中国故事的时候,站位能够高一点,视野能够开阔一点,不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人一物,同时避免主题写作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避免成为政策的图解。”

  作家秦岭在甘肃省定西市元古堆村的采访中,总结出“三多三少”的规律:多面对面问询,少倚仗集体汇报;多背对背求证,少关注人云亦云;多田野调查,少依赖材料。他以元古堆为轴心,由点及面考察了周边十余个县市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先后采访100余人,力图呈现这里脱贫攻坚的真实面貌。目前,报告文学《高高的元古堆》已经创作完成。

  作家郑彦英在河南兰考的采访中,重点关注了脱贫攻坚事业中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惠民政策与措施,记录下兰考从“灰头土脸”到“阳光灿烂”的巨变,以及背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关仁山讲述河北阜平的扶贫故事时,被这片红色土地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徐剑认为,书写西藏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要挖掘典型人物的意蕴,寻找人性的多样性;高凯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作家,应该写出甘肃临潭“拔出穷根”的生动故事,扶贫重在“扶志、扶智”。

  施战军、梁鸿鹰、石一宁、程绍武等文学报刊负责人先后发言,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作家创作,及时有力提供发表机会,加强宣传报道,希望作家以精品力作为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将于6月底完稿,10月完成出版,年底全部结项。

展现有温度的脱贫故事
国风乐团妙趣横生(新国潮)
编辑荐书
光影中的非遗内涵
责编:张鹏禹 邮箱:bnuzhangpeng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