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珍惜生命之域(新时代新步伐)

张颖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6月09日   第 08 版)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基本实现“一户一岗”全覆盖,青海湖日益“丰满”,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比保护初期增长3倍多。图为一只藏羚羊在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觅食。
  新华社记者 吴 刚摄

  说到“自然保护地”,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由政府建立的如三江源国家公园,或是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各类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等。其实,“自然保护地”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都是由原住民或当地社区建立和管理的,比如中国南方的风水林、龙山,藏区的神山圣湖,菲律宾的科伦岛,印度的科诺马等。

  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那些靠狩猎、采集、种地、捕鱼、放牧、手工等为生的社区,当其生存在经济和文化上与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相依时,都在尽量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自然。尽管这些做法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但直到最近10年,“现代”的保护运动及各国政府才认识到,这类保护地在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上的卓越贡献,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环境公平与正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都具有巨大潜力。

  国际上,这样的区域被称为“社区保护地”。由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都将其视为全球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IUCN将其定义为:包含重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文化价值,由定居或迁徙的原住民或当地社区通过习惯法或其他有效手段自愿保护的自然的或改造的生态系统。

  社区保护地的保护方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虽然各个保护地涉及的生态系统各异,管理的目标不尽相同,但生态和社会效益却都很显著。有些社区保护的是一小片森林或海洋,面积甚至不到一公顷。有些则保护着广袤的热带雨林或包含多种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面积超过数百万公顷。

  在这里,社区是真正的守护者。这些土地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丰富、复杂且紧密的关系,将社区里的一代代人联系在一起,沉淀下知识与经验,形成自己的文化与价值观,建立与内外部的关系,制定出自己的规则与制度。这些土地,成为当地人连接可见与不可见世界、物质与精神财富、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成就其生命、尊严与独立,成为当地人身份认同、文化、精神与自由的源泉,也直接惠益其生计、活力与健康。因此,社区保护地也被称为“生命之域”。正是当地社区事实有效的保护行动和责任感,才使他们拥有了管理和治理社区保护地的正当性。

  今年是联合国2011—2020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及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收官之年,CBD第15次缔约国大会也将在中国昆明召开,届时还将开启新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或保护框架。在过去的10年里,各国虽然自上而下建立了许多保护地,但保护成效却差强人意。中国的诸多实践经验表明,社区保护地可以成为政府所建保护地的有益补充,甚至位于国家公园或保护区内的神山圣湖、龙山、风水林等还能帮助提高保护成效。中国的许多省份如两广、福建等,都在探索以保护小区等形式发展自然保护地,给社区保护地及其带来的社会和生态价值予以充分的认可和支持,通过充分发挥当地社区的内生力量,将保护行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中,最终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珍惜生命之域(新时代新步伐)
渠楠:我家就是自然保护地
责编:罗 兰 邮箱:dzzbl8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