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就喜欢折腾,看到一个业务,如果没人做,我就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尼亚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何钦文总结自身经历时说。他在福建福清时,当过老师、开过公司、卖过电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又前往非洲,在肯尼亚卖汽车玻璃、玫瑰,办农场,横跨多个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
有胆有识去创业
1974年出生的何钦文是福清市沙埔镇官厅村人,毕业于华侨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后被福清市科技局聘为计算机普及老师。因为看到了政府无纸化办公推广普及带来的商机,他果断辞职下海,卖起电脑。巅峰时期,他同时开了4家店。2009年,何钦文敏锐地预见到智能物联网发展将带来的机遇,在福清创立了福建省首批做智能化工程和物联网系统的公司。
2012年,在国内生意风生水起的何钦文却走出国门,转战非洲。“当时福耀集团急需在非洲打开市场,机缘巧合,福耀香港总部聘请我担任福耀玻璃集团(东非)分公司总经理。”何钦文说。几经考察,他最终选择了治安条件相对较好的肯尼亚开拓市场。
起初,何钦文和团队成员希望通过当地的汽车玻璃经销商打开销售渠道,但效果不明显。于是,何钦文转变思路,拜访当地保险公司,让福耀玻璃集团(东非)分公司成为这些保险公司的定点理赔服务单位,最终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打开销路,占领市场。之后,何钦文不仅卖玻璃,还制造特种玻璃。2017年,他和朋友联合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建起了东非最大的玻璃深加工企业。
经销“非洲之心”玫瑰
肯尼亚玫瑰作为高原地区玫瑰,被称为“非洲之心”。作为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肯尼亚的玫瑰绝大部分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
何钦文与肯尼亚玫瑰结缘也来自一次偶然机会。2014年,何钦文陪同一个福清老乡考察肯尼亚的玫瑰鲜花农场,却频频遭遇闭门羹。“当时我们抱着钱去,可那些鲜花农场的农场主都大门紧锁,更别说卖给我们玫瑰花了。”何钦文说,当时肯尼亚玫瑰鲜花产业基本上被欧美商人和印度商人控制,他们不愿意中国人涉足这一市场。
何钦文通过肯尼亚农业部的介绍,与农场主成功接洽,并逐步建立起合作关系。随后,何钦文担任了凯景国际集团(非洲)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负责经销肯尼亚玫瑰。这家公司是第一家让非洲鲜花直接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其经销的肯尼亚玫瑰从离开农场到空运至中国,深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洲对玫瑰的市场需求锐减,肯尼亚很多鲜花农场濒临倒闭。何钦文所在的公司帮助这些鲜花农场主直接打开了中国市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玫瑰市场的庞大需求,救活了肯尼亚的大批农场。
创建生态观光园
肯尼亚地处赤道,海拔多在2000米至2200米,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适宜种植果树。
2018年,何钦文在距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100公里外的奈瓦沙景区内,投资创建了一个占地300亩的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场,集采摘、住宿、育苗、农家乐、科研、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这是经肯尼亚国家旅游部认证的第一家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场。他在农场实验种植火龙果、草莓、香瓜、哈密瓜、龙眼、莲雾、荔枝等2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瓜果,这些瓜果以前在肯尼亚都没有种植过。
试验栽培这些水果,何钦文刚开始也走了不少弯路,有些水果树苗空运过去,成活率只能达到50%左右。但何钦文并不气馁,非洲很多农用设备和资源匮乏,有的灌溉设备当地买不到,他就从中国引进;当地买不到先进的有机肥料,他就听从技术专家建议用牛羊粪和新鲜的牛奶、氨基酸、骨粉等做原料,配制成有机肥料。农场的工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开玩笑说他这是“给果树喝牛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高标准、严要求,何钦文生态农场生产的水果通过了美国USDA的有机认证。农场的高端水果,既向市场售卖,也可供游客采摘。何钦文还在农场建了冷库,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他计划着把这些水果出口到中东和美国。
(据福建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