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4月1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与会各方在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高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推动地区尽快恢复经济发展3个方面达成共识。
“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当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和力量,拿出更大决心和行动,密切协调配合,发出东亚国家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信号,提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信心,争取东亚地区早日战胜疫情。”在视频会议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出倡议。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疫情远未结束。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斗,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我们需要每个国家都做好准备。”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葛西健曾发出提醒。面对疫情冲击,10+3国家更加紧密团结,向世界发出合作抗疫强音。
团结抗疫 支援给力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东盟10国领导人14日举行视频特别会议,在合作抗击新冠疫情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随后,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总理阮春福又主持了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东盟成员国领导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韩国总统文在寅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出席在线会议。此次10+3特别会议是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后,东亚地区就共同应对疫情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此次会议取得重要成果,发表了联合声明。各方同意继续分享信息、交流经验,加强药物和疫苗研发合作,确保药品和医疗物资供应;设立特别基金支持东盟国家应对疫情;探讨建立重要医疗物资储备。各方一致同意致力于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维护必要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保持供应链畅通,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东盟国家抗疫形势仍然复杂。菲律宾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快速增长,新加坡防疫形势出现反复,印尼作为东盟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防疫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和防疫医疗设备的紧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的不足,抗疫经验的缺乏,是目前东盟国家普遍面临的抗疫挑战。
此前,10+3卫生发展高官特别视频会议、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中日韩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视频会议和10+3新冠肺炎问题卫生部长视频会议先后举行,10+3国家已进行诸多合作抗疫的尝试,为东盟抗疫提供有力支援。
“中国疫情已基本控制,且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合作,具有较为丰富的抗疫经验;日韩目前的疫情形势仍旧严峻,在应对疫情方面与东盟有相似经历和需求。”郭延军表示,中日韩的抗疫经历能够为东盟提供一定的参考,在10+3框架下讨论抗疫经验等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综合应对 稳定经贸
“东盟与中日韩(10+3)是近邻,我们有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和分工体系,有合作应对危机的宝贵经验和应急机制。从防控疫情角度讲,我们命运与共;从维护经济发展角度看,我们利益攸关。”在10+3特别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对10+3国家目前抗疫形势作出中肯分析。
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贸易将下降13%至32%,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大幅萎缩,严重程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几乎所有地区的贸易都会出现两位数的百分比下降,北美和亚洲受打击最大。
此次10+3特别会议不仅着眼于共同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挑战,也为应对经贸合作、社会治理、人道危机、粮食危机等方面的综合考验提供解决方案。
“这次会议在诸多方面取得具有实际意义的成果。”郭延军分析,会议决定从中国-东盟(10+1)合作基金和10+3合作基金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作为东盟国家应对疫情的特别基金,为东盟国家应对疫情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会议达成确保物资供应的共识,在医疗物资方面,考虑建立10+3重要医疗物资储备,在医疗物资、医疗设备、医疗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在生活物资方面,考虑发挥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APTERR)作用,确保粮食安全,缓解疫情对东盟国家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
据日本共同社消息,会议高度关注疫情对社会及经济的负面影响,各国将努力维持贸易及相关市场开放性,特别是尽力避免食品、日用品、药品及医疗器材的供应链断裂。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10+3特别会议时表示,为了尽可能缓解疫情冲击,10+3国家应保持经济交流、人员交流、贸易投资和粮食等最基本物资的流动,希望10+3国家能最大限度启动全球供应网。文在寅提到,去年10+3各国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达成一致,今年正式签署协定后,RCEP将发挥重大作用。
“在经济社会领域,此次会议有助于东盟与中日韩凝聚共识,提振经济信心;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贸继续开放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郭延军指出。
多边合作 释放信号
“此次10+3特别会议无疑释放出合作抗疫的积极信号。”郭延军分析,从地区层面考虑,10+3合作抗疫也有利于避免东盟地区大规模暴发疫情。从全球层面考虑,随着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一些国家谋求自保,而非寻求地区合作,10+3特别会议向世界表明,东亚地区在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方面达成共识,加强多边合作是应对疫情的有效方式。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报道称,此次疫情对世界经济影响重大,可能让2008年金融危机重演。东盟和中日韩经济总量庞大,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贸易交往密切,10+3国家贸易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其中近一半属区内贸易。东盟和中日韩若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接,共同推动本地区生产及贸易回复,将助力各国渡过难关。
“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东亚仍然是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黄载皓表示,面对疫情冲击,地区各国以何种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开放的经济潮流和全球化,对于世界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疫情防控或将持久化,有必要降低东盟与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壁垒,进一步强化互利共赢的经济及产业合作机制,让新兴市场国家充分发挥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作用。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与东盟各国就抗击疫情举行会议的第一个国家,中国与东盟在强化地区合作应对疫情、互通抗疫物资方面颇有成果。在14日的会议上,与会国家提出了在“后疫情时代”的出路问题,要求加强东盟之间以及东盟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合作,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这对于减少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将地区经济拉回复苏轨道有重要作用。
“10+3是一个危机驱动的机制。10+3机制起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为东亚地区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共同抗击疫情、应对危机的过程中,10+3成员国凝聚共识、谋求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发挥10+3机制作用。”郭延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