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4月18日 星期六

“欧佩克+”达成史上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油价跌跌不休,“刹车”效果难料

尹 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4月18日   第 06 版)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经过多轮谈判,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近日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分析普遍认为,减产协议无法改变全球原油供大于求的局面,国际油价恐难走高。

  各方参与减产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4月12日,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欧佩克+”)达成了为期两年的减产协议——2020年5月至6月,日均减产规模为970万桶;2020年下半年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至4月,减产规模为每日580万桶。据美媒报道,美国、巴西和加拿大3国还将共同减产370万桶/日。

  欧佩克秘书长穆罕默德·巴尔金多在会后声明中表示,此次减产协议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具有历史性意义,“将有利于产油国、消费者和全球经济”,“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胜利”。

  执行力度存疑

  “该协议之所以能达成,是因为各方都难以承受油价长期低迷带来的后果。尤其是沙特和俄罗斯,石油出口占其财政收入比例很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一凡向本报指出,“各国政府面临疫情防控的压力,各方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寻找解决办法。”

  据“美国之音”网站报道,过去一个月,布伦特原油的基准价格已跌至每桶30美元的低位。董一凡指出,“油价持续走低冲击了美国的页岩油市场,还压低了通胀预期,给美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出于提振经济的考虑,美国也积极参与到这次减产行动中来。”

  涉及多国的减产协议能否落实?目前还是一个问号。英国路透社刊文称,美国、加拿大等非组织成员的减产计划不明晰,而欧佩克产油国的减产决心和执行力度还需观望。实际上,这些产油国已经在近两周大幅提高产量,所以实际减产效果将大打折扣。市场普遍对减产协议的执行力度持怀疑态度。

  在董一凡看来,当前美国参与减产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果美国认为低油价是抑制俄罗斯经济扩张的机会,则可能改变立场。作为沙特占主导地位的欧佩克组织,恐怕很难对大国实施强有力的减产约束。因此,减产协议在具体执行中的效果仍旧存疑。

  仍然供大于求

  减产协议虽最终落地,但市场在短暂的“兴奋”后依然回调,国际油价不涨反跌。4月13日开盘后,国际油价出现短线上涨,但随后涨幅迅速收窄。德国商业银行石油分析师尤金温伯格分析称,无论欧佩克多么努力地试图让市场相信它的实力和决心,迄今为止都未能成功。仅14日一天,WTI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就超过10%。

  国际能源信息署(IEA)4月15日警告称,史上最大规模减产无法抵消25年来最严重的石油需求下降,预计国际油价将进一步下跌,同时提醒市场要做好准备。IEA同时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可行的协议,能够削减过剩供应。但该计划却是一个“坚实的开端”。

  “短期来看,该协议对稳固市场信心有一定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使国际贸易、航运等受挫,对原油需求造成了巨大打击。如果供大于求的市场状态不变,国际油价仍会处于低迷状态。”董一凡说。

  “只有世界经济运转顺畅才能支撑起原油需求面,进而从根本上提振原油市场信心。”董一凡指出,国际社会尤其是主要大国,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同时,减产各方需增强互信,以实际行动保障减产协议发挥效用,避免因政治关系和经济利益分歧导致协议破裂。

非洲抗疫亟待国际援手(环球热点)
战疫合作为中欧关系增添新内涵(观象台)
努尔苏丹临时医院加紧施工
油价跌跌不休,“刹车”效果难料
责编:李嘉宝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