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本报记者的武汉战“疫”亲历(坚定信心迎“大考”(32))

本报记者 张远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4月01日   第 01 版)

  武汉一线疫情防控人员掠影。
  摄影:新华社记者肖艺九、王皓宇(人民图片)

  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2月14日,前方一声召唤,我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即刻奔赴武汉。

  此时的北京,漫天雨雪。高铁飞驰,雪花扑打着车窗,茫茫无际的田野从眼前逐渐退去。一眼望去,杳无人迹——整个中国,因疫情放缓了奔驰的脚步。

  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形势依然吃紧,每日仍有数千新增病例。我深知,此时选择逆行的确冒着很大风险。但记者的使命,容不得我有丝毫犹豫。

  从嫩芽初绽到樱花怒放,一个半月里,我悲喜着武汉的悲喜,感动着武汉的感动。那些事,那些人,让我终生难忘。

     

  舍 身

  张剑,武汉东湖高新区左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中等身材,顶着一头近两个月未理的蓬乱发型,说话不激不厉。

  疫情刚好发生在过年期间,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少了一半。以往运送病人,医护人员会随车看护,但这次因为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前期防护用品紧缺,张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不让同事随车,自己既当司机又当医生。他一个人开着救护车日夜奔驰在武汉街头,往武汉各大医院转运了社区125名确诊病人,其中有35人为重症患者。

  他说:“我的驾照是A照,又是医生,既然一个人能把这些事都做了,为什么要让更多人去冒险呢?”

  转运确诊病人,的确冒着极大的风险。张剑记得有一次转运一名重症病人,病人因为呼吸困难,顺手把口罩拉下来大口喘气。“他就伏在我的背上,嘴巴贴着我的脸。”

  我问他有没有后怕,张剑坦然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救人,顾不上害怕了。”

  顾不上害怕的还有江汉区民意街派出所的8位民警。我去采访时,看到派出所门口停了一辆毫不起眼的金杯车。派出所指导员祝海波拉开车门,只见车子的驾驶室和后排座位间,用硬纸板、塑料薄膜和胶带做了个简易的隔断。

  祝海波说,疫情紧急时,帮助转运病人去医院用的就是这辆车。派出所先后有8位民警当过这辆车的司机,累计运送了80多人。当时防护用品有限,很多民警穿着普通防护服就上了车。

  “当时就想着救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庆幸的是,我们没有一位民警感染。”祝海波说。

  所里还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疫情刚暴发时,形势紧急,所里民警争先恐后报名到一线,其中还有不少老民警。他们在志愿书中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老人们会选择留在船上。

  时间最终证明,武汉不是泰坦尼克号!而让武汉免于“沉没”的,正是这些舍生忘死的逆行者。

  尽 责

  “90后”民警涂可蔼和未婚妻约定,等疫情结束再告诉父母自己是在方舱医院执勤。

  早在1月初,涂可蔼就不幸成了最早的一批感染者。

  涂可蔼告诉记者,自己住院时插着氧气管,和父母视频聊天,母亲总是把镜头朝向别处,“我知道她在哭”。

  幸运的是,经过12天治疗,涂可蔼出院了,之后一直在恩施老家调养。彼时的他,还在期待10天后的婚礼。不料疫情暴发,他被困在了恩施,婚礼也被迫取消。当他看到战友们纷纷请战上前线,坐不住了,千方百计回到了武汉。

  当时是父亲送他去车站的,“车站突然通知上车,爸爸只来得及说了句‘注意安全’”。

  回到武汉,涂可蔼主动申请去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执勤,这事到现在都没敢告诉父母。

  面对刚满一岁的女儿,天后社区网格员郭菲很纠结。因为社区工作可能会接触病人,从1月底开始,她就选择了住在社区,孩子交给丈夫照顾。但对爱女的那份思念,哪能止得住?

  有一次,郭菲回家给女儿送东西,女儿一听到门响就喊“妈妈”。为了避免和女儿接触,丈夫就骗孩子说“是送快递的”。下楼后,郭菲哭了好久。

  有时候,哭也是一种压力的宣泄。

  在民意街派出所采访时,我偶然拍到了这么一幕:一位60多岁的大伯在楼道里低声啜泣,他姓潘,是当时派出所里唯一的厨师,因为另一名厨师被隔离,从春节前开始,潘师傅就带着儿子一直坚守在厨房,担负起60多名民警、辅警的一日三餐。前几日,派出所领到了一批捐赠的辣椒,有些辣椒坏了,他心疼得直掉泪……

  这些战“疫”背后普通人的坚守,无声却有力。我采访过很多人,他们中有医护人员、社区书记、下沉干部、基层民警、厨师、配菜员、市场监管员等等,无不是从疫情发生后就坚守岗位,每天超负荷工作,没人休息过一天。

  难 忘

  “再见!希望下次见面的时候不要戴口罩了!”

  3月7日下午,山东援鄂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正在挥手送别病人,那天是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休舱的日子。一位大妈在出舱前,动情地对唐晓培说:“姑娘,我看不到你的脸,让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

  唐晓培还记得有一次,她的防护服领子脱开了,露出脖子。一位病人立马提醒她赶紧去加戴一个口罩,他还特意拿了一个牛奶盒子上的塑料提手,让唐晓培扣在后脑勺上,这样可以把口罩挂在防护服外边。

  “当时他对我说,如果你们被感染了,我们会很难受的。”这句关心让唐晓培特别感动。

  三八妇女节,很多援鄂医疗队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一朵朵绽放的郁金香,这让不少医务人员感到惊喜。

  送花的创意来自武汉一些志愿者。但他们节前找遍了武汉的花市,却凑不齐这么多鲜花。万般无奈下,他们联系了武汉一家郁金香主题公园。得知是给援鄂医务人员送花,公园管理方爽快地答应了。当问起可以采摘多少时,管理方回答:“整个公园!”这是武汉人民最霸气的感恩。

  “这段时间真太不容易了,他们是武汉的恩人。” 送别援鄂医疗队撤离时,一位机场工作人员一边挥手一边抹泪。天津援鄂医疗队“90后”护士王莹说,和武汉人民的这段战地情谊让她终身难忘,“我们会回来探亲的!”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春暖花开,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武汉正在等待4月8日的全面“解封”。这些天,随着返汉通道开启,越来越多的人赶回武汉投入复工复产。

  你瞧,武汉的街头:路上的车子逐渐多了起来;快递小哥匆忙如穿梭;地铁、公交已逐步恢复运营;街旁小店铺准备开门迎客……

  而东湖边,陆续有了踏春的市民。他们说——

  抓紧哟,补过一下武汉的春天!

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
习近平:坚决遏制事故灾难多发势头
本报记者的武汉战“疫”亲历(坚定信心迎“大考”(32))
中国经济一定能过关!(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