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2月03日 星期一

打造“米其林”式国际中文教育标准

尹冬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2月03日   第 11 版)

  近日,《米其林指南2020北京》正式发布,在京城美食圈和老百姓中引发热议。米其林严格的标准和评选为其品牌赋予了高度的认可和价值,为其他行业标准化探索了一种模式。在国际中文教育和孔子学院建设领域,建立和完善专业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2004年,为适应各国民众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实际需求,借鉴世界各国语言文化推广经验,孔子学院应运而生,主要采用中外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办学模式,开展各级各类中文教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从办学规模和影响力而言,孔子学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米其林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首先要建立完善系列标准。经过十多年发展,孔子学院初步建立了系列教师、教材、课程、项目等标准,基本满足了初期国际中文教育的蓬勃发展,面对各国不断增长的更高需求,尚需确立统一的行业权威标准,尤其是兼顾适用性和本土化需求。未来需集合各国教育行政部门、中文教育机构、院校、中文教师协会等力量,借鉴英语雅思、托福等考试标准,研究制定和完善系列标准。

  其次,要完善评价推广机制。有了规范的标准,关键是用于评价和持续推广优化,提高权威性和认可度。孔子学院办学质量评价工作,需要做好“教练员”和“运动员”角色定位,积极培育成立专门评价组织和机构,独立开展第三方评估或办学质量检测,定期发布办学标准和榜单,加大对优质孔子学院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特色孔子学院发展,发挥评价的办学质量指挥棒和示范引领作用。

  最后,要创新丰富办学模式。随着国际中文教育和孔子学院事业的发展,对办学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多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和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办学。建议在现有办学模式之外,考虑选择一批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中外方办学机构连锁加盟,再通过规范科学的评价进行办学质量检测,实行动态退出机制,办得不达标的退出,进一步激发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涵盖标准、评价、退出等各环节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国际中文教育和孔子学院事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久久为功的长远视角和科学严谨的统筹规划,其中建立和完善标准和评价工作是促进品牌化、本土化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应该积极借鉴“米其林”模式,尽快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打造“米其林”式国际中文教育标准
激活古老汉字的年轻活力(玩转汉字(中))
华裔青少年音乐寻根 体会中华文化魅力
一堂边走边学的汉语体验课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