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1月04日 星期六

澳洲学生遇上重庆

庄 雨(澳大利亚)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1月04日   第 07 版)

  两年前我带了一批澳洲墨尔本的大学生,到重庆大学参加中澳大学生论坛,同时学生们还进修短期的中文课程。论坛主题是两国青年如何诠释彼此的文化。几个人都喜欢上了重庆。

  一次路经一个广场,音乐喧闹,原来是大妈们在跳广场舞。我向澳洲学生解释,此乃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学生回应说:不仅仅是锻炼,也是热爱生活。这里的人都争取身心快乐。为什么不呢?

  重庆号称雾都,当地只有三分之一的日子天气晴好,一般都雾蒙蒙,所以柳宗元说,狗会吠日,因为总也见不到太阳,不认识。“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见天不见日,可是人民仍然安居乐业。外人不解甚至纳闷:不见天日多郁闷。重庆的朋友闻言大笑。天府之国,人们都怀着淡淡的喜悦。不仅重庆本地人热爱家乡,外乡人,甚至外国人也喜欢这里。

  学生们都认真准备论坛发言。

  重庆大学外语系的学生认为只有掌握了中国古典文化精华,古为今用,方能在国际交流中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项,同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培养自我反省和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个观点在论坛上得到澳洲学生的共鸣。他们认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哲学很有意思!

  对此我深有体会。平时讲课时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越来越多的澳洲学生选修中文,他们渴求了解中国文化,最初的好奇已经跃升为迫切的求知欲。由于中国持续增强的影响力,不仅中文成为墨尔本机场等公共场所的标示语言之一,而且澳洲也开始庆祝中国的农历新年。

  一位男生脸色苍白来上课。听我讲情绪和健康的关系。讲到思伤脾。有人问,脾是什么?在哪里?然后低头查电脑或手机。我解释说,脾是中医的后天之本,和胃一起主消化收纳运行。如果你思念太甚,思虑过多,脾就疲惫,慢慢处于懒惰状态,不好好工作了。那男生眼睛一亮,说,怪不得!我最近没有什么食欲,可能太想念自己的女朋友了。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

  他还专门给我看买来的书法配图片的书,显示出对汉字的浓厚兴趣。他尤其喜欢汉字中隐藏的抽象图形之美。

  讲到悲伤肺,祖籍伊朗的马克略有所悟,说,澳洲很多哮喘病人,肺不好,他们中一些人看起来就抑郁不乐。也许让他们高兴起来,病情就可以缓解。大家对他的大胆假设抱支持态度。马克的专业是经济,由于会说一些中文,毕业后他顺利得到澳洲第一大银行的工作,可以接待来自中国的客户。

  还有几个学生最喜欢汉字中蕴藏的历史。让他们画车,我说,如果是古代华丽的马车,就要有华盖。然后我把“车”字的演变写出来。学生明白了“车”乃截取了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轮子和连接轮子的横辐。

  我讲解“明天”:为什么从字面上看,“明天”是光明的一天?我的理解是:因为今天我们还要经历夜晚,之后天亮起来,就是明天。中文奇妙,比起一个技术上的时间,它充满了光与暗对比的哲学,充满了形象,充满了生命要素,充满感恩和希望。

  讲到道家,问学生小草和大树谁更刚强。当然是大树,众人说。那么风暴来了呢?一位女生略加思索后回答,风暴中大树可能被连根拔起,小草却安然无恙。立即有男生反驳:那如果大树倒下时砸烂了小草呢?说完后又觉得只是小概率,自己先笑了。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国大学生都对文化交流抱持开放的态度,认为需要更新对彼此的认识,打破常规。

  汤姆是一位工程专业的学生。他的中国之行包括访问许多重要工程项目,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水坝三峡。这位未来的工程师也是颇感性的人,他很喜欢在树木上挂满红布条的许愿林,对那些同心锁也情有独钟,因为他相信每一枚同心锁背后都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他还携带了一些母亲的骨灰,把它撒在张家界天门山的最高峰。根据传说,天门山是生界和灵界的门关。他在自己的微信中介绍了天门山。

  坐上重庆火锅的宴席,几个学生面对桌子中央的鲜花和满桌丰富的食材兴高采烈,感慨这里的宴席很有意思,兼有娱乐和与朋友交流的功能。有学生对微信支付相当喜欢,打听怎样才能把钱放入微信钱包。

  坐高铁也是神奇的体验。时速达到300公里以上的火车目前澳洲还没有,当然感觉不一样,好像贴着地面飞。我的学生说,关键是很稳,简直感觉不到火车在高速运行。我回忆起20多年前的绿皮普快列车,时速不过120公里左右,由于车次少,站票多,上车时拥挤不堪,还有小朋友被从窗口塞进去。现在的高铁提速接近3倍,大大方便了出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在话下。

  秩序来自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我记得十几年前公共汽车车少人挤,保证准时上班是件让人头疼的事。现在车次增多,准点率也大大提升。退休人士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这是值得称赞的一大福利,即使在澳洲这样人均资源配置很高的国家,退休人士也仅仅是享受半价票而已。

  每次回国探亲,我都对祖国的活力和建设速度感到惊讶。当然,对老城区的保护也相当重要,因为那里承载了我们儿时的记忆。我的家乡有泉城之美誉,每次回去我都要到泉水旁、到大明湖畔徜徉,疗愈自己在海外的思乡之苦。

  连续两周阴雨天气,周末放晴,天蓝得深邃通透。重庆人纷纷外出晒太阳。我注意了一下,没有看到蜀犬吠日的情况。看来古人也是喜欢夸张的。

  对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境界,几个学生开始慢慢领悟。比如课堂上讲到“留得残荷听雨声”,一位女生发出赞叹:哇,这不是很美吗?

澳洲学生遇上重庆
老鹰谷
品读迭部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人名
责编:杨 鸥 邮箱:huawenzuopi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