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诞生于苏州的昆曲,于2001年以全票通过入选首批世界非遗名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昆曲的遗产价值体现在语言、文学、音乐、声腔、舞蹈、表演、砌末、妆容等多个领域。要讲好中国故事,昆曲的对外传播是一个极佳的窗口,其中语言是关键要素。将昆曲翻译成外文,是其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不可逾越的第一道门槛。
目前的昆曲英译本,案头读本占主流,目标受众是外国戏剧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少数国内的外语学习者,然而这个受众群体毕竟数量有限。昆曲的对外传播不应片面强调剧作的文本价值,还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推动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传播,其中海外演出就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喜的是,近年来昆剧的海外巡演呈逐年增多趋势,仅2016年国内七大昆剧院团的海外演出共近20场,越来越多海外演出需要字幕译本。
昆曲翻译难度甚高,要求译者精通中外两种语言和文化。新时代的中国不缺乏优秀的戏曲理论家和戏曲演员,也不缺乏优秀的翻译人才,然而既懂得戏曲理论,又懂得戏曲表演,还精通中外两种语言的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则如凤毛麟角,鲜得一遇。译者的紧缺直接造成了戏曲翻译作品数量的匮乏,进而导致在中西戏剧交流中,中国的“逆差”远远大于“顺差”。这也正如2016年初,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来华演出时,其艺术总监格雷戈里·道兰所言:“中国有以汤显祖为代表的非常丰富的戏剧遗产,但这些在西方世界并不为人所知,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很少被翻译成英文”。
据笔者统计,国内外共有30多名译者从事过昆曲英译,健在者还剩20人,其中多半已步入古稀或耄耋之年,中青年译者奇缺。昆曲译者状况着实堪忧,译者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迫在眉睫。海外汉学家具有外语先天优势,近年来一些喜爱昆曲并有研究的中青年汉学家开始加入翻译队伍,如加拿大人石峻山(Josh Stenberg)和英国人郭冉(Kim Hunter Gordon)等。他们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功能。
中国译者擅长原语理解,外国译者擅长译语表达,中外译者合作不啻为昆曲翻译的最佳模式。目前国内外译者基本各自限于一隅,没有便捷的途径和渠道让他们知己知彼、互通有无。中外译者合作机制的搭建需要政府、组织、单位等多方协调、统筹安排。
(作者单位为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