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移居海外,我就很少和中国警察打照面了。但这次回国,我却和警察打上了交道。
我父亲已90高龄,身体每况愈下,有时一不留神就摔倒住院,近来住院的频率越来越高了。他单位的领导对我说,老人没有子女陪伴在身,心里总是会有牵挂的,你们要多回家看看。每次离别,老爸都是乐呵呵地说,我们是见一次少一次了,说不定哪次就是最后的一次。我知道,他不愿意耽误子女,但肯定希望最后时刻能牵上子女的手。
身在海外,因为工作,我不可能随时回国看老人家,也因为签证,不是说走就能走。以前到领事馆办签证,十来人排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现在办签证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到中国可是大热门呢。两百个座位的签证大厅,华人、老外,总是坐得满满的,有的还要站着,一派兴旺景象。没大半天工夫,你走不出大厅。交上申请材料,还要有几天的等候。所以如果老爸有个三长两短,我也很难及时赶回去。
本来,根据相关规定,我只能回国一次办一次签证。后来听说省里出台了新规,为了便于海外华侨华人回国办事,本省籍的人可以在省公安部门办理5年不限次数往返的签证。
所以这次回国,当务之急,就是办好5年签证。
回到父亲家,放下行李,我拿上父亲的户口簿就出门。满头银丝的老爸忙说,怎么还没说上几句就走?是啊,我得先到街道派出所去开临时居住证,这是首要一步。这个手续几分钟就办好了。但下一个就难倒了我。因为要证明我曾是本省籍,需要凭证。可是身份证、户口簿都没有保留。民警见我皱眉,就说,可以去你原街道派出所开证明呀!对,我道谢了就走出门。
才走几步,我忽然想起,原派出所在哪里?依稀记得穿过很多小巷。究竟是哪条小巷呢?那片区域,前几年早已拆迁,如今都是高楼大厦,旧貌换新颜了。犹豫间,看到前面有个民警一脸疲惫坐在那里,也许是执勤完打个盹吧!我试着问他:那家派出所怎么去?他睁开眼睛想了想说,那派出所已挪了地方。然后一五一十耐心告诉我怎么个走法。
按图索骥,七拐十八弯,我终于摸上门了。听我说明来意,一位年轻的女民警让我填表。填表时她看着我眨了眨眼,我从她脸上读出的信息是,我出国那会儿,她还没出生呢!她说,老街坊,放心吧,查好了就会通知你。
我到外省转了几天回来,保姆急切地说,派出所来了几次电话,催你过去。我想,效率还挺高。
到了派出所,一个更年轻的女民警说,你提供的信息不对呀,找不到你的原单位和户口信息。脑袋“嗡”的一声,我懵了。单位搬进新大厦。但单位的部分宿舍还在那里,物业没变,怎么我的身份就消失了呢?女民警很肯定地说:为你这个事儿,我整整泡了一天档案室,翻了一天,邻近的门牌号,相关的资料都翻了,就没你的户籍。
怎么办?我有点绝望了。几十年前没有电脑,若信息不准确,真有如大海捞针。刚好有个年长的男民警经过,见我们都虎着脸,一了解,哈哈大笑: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这些年,城市扩充了好几倍,周边的县变成了区,原先的区也重新划分,有些街道的门牌号也变了。你原先单位宿舍的门牌号,早改了。他还笑那女民警,你那时都还没出生,怎么懂得呢?他一指点,女民警恍然大悟,对我说,对不起,我们都跟不上变化。回去等消息吧!
第二天,我上门取到了户籍身份证明。谢天谢地,最棘手的这关总算过了。女民警告诉我,办签证要到市局出入境管理大楼去,还给我写了地址。
出入境管理大楼四楼有一排电脑,是让人自个儿登记预约的。要输入各种资料数据,让人眼花缭乱。我眼慢手笨,慢慢点着屏幕。后面站着女民警,指指点点帮着众人。待我预约好走出大楼时,已是一身汗了。
之后的事就比较清楚了,按照预约的指引,拍标准照,备齐证件,按预约时间上门递交材料,再按规定时间上门缴费,取护照。办理的警员虽然一脸严肃,但还是不失礼节,审慎周到。几天后,我拿到护照,女民警翻开签证页,对我逐一解释了有关事项。然后微微一笑,表示祝贺。
离开出入境管理大楼,我如释重负,长长舒了口气,终于解决了一大难题,一个“常回家走走”的念头也油然而生。
我把护照拿给老爸看,说,今后看您就方便多了!老爸高兴得满脸的皱纹都绽开了:这么顺利就办好了?我说,是啊,这回多亏了民警,民警民警,果真是便民之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