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差不多每年都有一个引起全世界共同讨论的文化热点。2019年的话题,无疑是中国动漫电影《哪吒》以及它引发的图书热,中文读者热衷讨论的是票房,而太平洋另外一边的读者则关注哪吒的形象与性格。看着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反馈和评价,不禁想起之前类似的作品,如白蛇传、七夕、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神话传说改编的图书、影视产品所遇到的跨文化冲突。
如何通过中国神话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众所周知,神话是一个民族在精神发育初期的文化叙事,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于世界万物的最初想象,也是对于人类自身在世界中位置的最初设计、安排。以《山海经》为例,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神话外,还有大量的山川、河流、草木以及鸟、兽、龙、蛇等中华民族宗教信仰的图腾出现,它是中华文化中对于人的来源、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价值观层面诸多问题解答的起源。可以说神话和传说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最早的、最浪漫的表达。
比如,对于人类以及世界万物起源问题,中国古人认为“气生万物”,即在“气”的层面上,人类可以与万物共同对话。这就将人放在与世界万物平等共处的位置上。人与万物的和谐、平等、共处的价值观深深影响了中国哲学、伦理和道德发展衍变,以至于今天中国在处理国际政治事务中,提倡和谐包容,倡导文明互鉴等政治理念,都有中国传统世界观的身影。这些具有思辨性的价值观在面对中华文化圈之外的民众传播时,往往不如一个故事、一个传说具有栩栩如生的效果。动漫电影《哪吒》由一个母体诞生了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主人翁而展开故事。人的生命起于“气”,善良的“气”塑造一个善良的敖丙,邪恶的“气”造就一个有魔力但品行不佳的哪吒。这就十分形象地传达了中国古人世界观中对于世界起源的思想判断。也是在这个层面上,《哪吒》才引起了海外读者关注。
可以说,在阐释中国核心文化价值,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善用流传几千年的中国神话、中国传说,有意识地放大和挖掘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元素,往往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点上,《哪吒》开了一个好头。
这和不同读者群所生活的宗教、语言文化区密切相关。当今世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文化区,即中华文化区、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在每一个文化区内,都有宗教信仰、历史传统、语言规范所构成的一个文化意义系统。
还以万物起源论为例,中华文化区内,基本上认同“气”构成万物之说,而基督教文化区则普遍接受上帝造万物的观念。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与万物是平等的,而且在“气”的这个层面上,还是互通的。金、木、水、火、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按照属性对于世界万物的归类,五种元素之间的相生相克深入人心。所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普遍接受用菊花泡茶清热、食用莲子解毒等做法,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就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中华文化圈的人相比,基督教文化中的山川草木根本不能与上帝相比。因此中华文化中的这些理念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就会遇到深深的隔膜,这种隔膜有的是宗教层面的,有的是传统形成的,有的是不同语言规范所带来的。
所谓世界表达就是要超越甚至穿透这种隔膜。笔者长期关注和追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读者、观众中的反馈情况,发现了许多跨文化传播的鲜活案例。比如许多欧美读者无法理解中国传说中白蛇的爱情故事,因为蛇的形象本身就令人退避三舍;许多读者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但是不理解两人最终结局为什么要化成蝴蝶?蝴蝶可是生命短暂而又脆弱的生物啊。这些都是跨文化传播所带来的难题。
中国神话的世界表达还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在,中国的一切都备受世界瞩目。因此,一个大国的文化心态就应该是胸有千壑,笔下通神,有意识地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积累中汲取营养,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形式,用世界不同宗教、语言文化区人们能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神话和传说改编的应有之义。
(本文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