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冷暖总关情。气象服务人们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近期,笔者有机会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探访中国南疆边境气象站,实地感受我国气象科技的发展进步。
探访的首站是中国气象局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一进入中心大厅,就看到大屏幕上滚动着全区各地气象卫星云图和各气象观测系统站点的监控影像,雨量、云层厚度等数据通过图表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平台上不断更新。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主任黄岭松介绍说:“2018年,广西提前两年完成了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目前,全自治区共建成10部新一代天气雷达、93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2700多个区域气象站等。研发的广西短时临近预报一体化业务系统,已经实现了逐小时1公里网格预报。”
近年来,随着广西在“一带一路”交会对接重要节点和关键区域的“支点”作用日益明显,广西气象局在中国—东盟框架下向世界打造了一张气象探测的靓丽名片,东盟许多国家纷纷派遣气象学员在广西南宁接受中国专家指导、培训。
今年八九月间,湄公河国家灾害性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南宁开班。广西气象局气象培训中心副主任龙锦标介绍说,培训班设置有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回波识别、风云卫星资料在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监测中的应用和强对流短临预报技术等课程,既安排了装备、技术的培训课程,也有根据东盟各国气象特点的针对性课程,赢得了东盟国家学员的好评。
据悉,2020年,广西气象局将发布《中国-东盟气象发展指数》(以下简称“指数”),评估区域气象合作阶段性成果,推动各国气象装备、站网设施、业务系统、服务产品等气象领域的持续合作。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匡昭敏说:“‘指数’以全面客观分析东盟各国政策环境、人文环境、营商环境等为基础,为东盟各国气象部门全面了解区域内气象行业基础设施、仪器装备、观测预测、预警服务现状、气象服务供需状况提供多维度参考。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气象合作的创新之举。”
翌日,我们前往探访的第二站广西凭祥市。该市西面和南面与越南接壤,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凭祥气象观测站也被称为“南疆国门气象站”。
无人值守是凭祥气象观测站的一大特色。凭祥市气象局副局长蒋艳芳介绍说,之前,工作人员要到山上每一小时巡查气象观测站仪器一次。近年来,引入无人值守制度和自动观测仪器,工作人员可在城区用远程控制业务机来发报,用自动观测仪器精准测量降水量、温度、湿度、能见度和风速。
2016年,凭祥站开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无人值守改革,当年10月,实现异地值守,极大减轻了业务员的劳动强度,使他们有更多精力投入数据分析与预报服务等工作。
甘蔗是广西的特色产业,蔗糖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为甘蔗种植保驾护航,广西近年来专门设立了“甘蔗气象服务中心”。
“我们建立了不同示范区、种植区及糖厂的微信群,直接发送相关服务产品,开展直通式服务。”匡昭敏介绍,“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实况数据,包括大风、气温、降水和土壤湿度等都可以在我们中心研发的“甘蔗气象”手机应用程序中看到,从而实现靶向发送、精准服务。”2017年11月,“甘蔗气象服务中心”在综合分析全国大部分甘蔗产区因受前期日较差偏小的影响之后,给出甘蔗糖分偏低的结论,建议推迟开榨,有效提高了产糖率,保证了蔗糖产量的稳定输出。
2018年,广西气象局与扶绥县渠黎镇隆地甘蔗专业合作社等共同建立了甘蔗智能精准气象服务的示范基地。扶绥县气象局局长王达说,“示范基地是按照现代农场的标准建造的,种植、收割都实现了机械化。另外,甘蔗地铺设带有小孔的水管,土壤水分达到预值后,甘蔗灌溉用水量智能预报系统就会让水管自动关停。”目前,示范基地面积约100亩,2019年2月底组织专家进行测产验收,该示范基地糖料蔗单产达8.5吨/亩,蔗糖分比该市同时期同类品种高出0.5个百分点,经测算每万亩甘蔗可节约成本约270万元、增效约20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