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年末盘点

我家脱贫有大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9日   第 12 版)

  龙布塔在新房前留影。
  本报记者 付 文摄

  张建梅在客房浇花。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程清海在自己的小商店里忙活着。
  刘 杰摄

  登真所朗和妈妈(中)合影。
  陈 勇摄

  果拉卓玛在制作加加面。
  受访者供图

  常波和老伴在新家合影。
  郭娅楠摄

  开民宿 当管家

  张建梅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梁家庄村民宿管家

  天刚刚亮,我就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整理房间、打扫庭院、洗好食材……眼下正值冬日,虽然门头沟大山里的温度要比城区低了10多(摄氏)度,但来山里赏冬景、住民宿的游客依旧不少。相比从前一到冬天就“猫在”家里过冬,现在虽然天天特别忙,但每天有事干、有钱赚,我心里就感觉踏实、有底气。

  清水镇地处深山区,距北京市中心100多公里,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这里,生态环境特别优越。2010年以前,清水镇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当地的煤矿资源,但挖煤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我们也暗暗担心这样“靠山吃山”终究会有山穷水尽的一天。果然没多久随着煤矿陆续关停,我家一下子成了低收入户,梁家庄村也成了低收入村, 292户中仅低收入户就有80户,低收入人口135人,占全村人口近30%。

  为了能撑起这个家,我和丈夫只得四处去打零工,有活儿干就赚点儿钱,没活儿干就只能在家待着等活儿来。

  如何在守好“生态红线”的同时,让我们这些地处高海拔、深山区的村民脱低致富,一直是当地政府努力探索的一道命题。近年来,清水镇深入开展大面积的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废弃矿山修复与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作,力争实现从“卖矿石”到“卖风景”,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转变。

  2018年春节后,一个好消息传来,镇里引入投资项目要搞精品民宿,农民的房子可以流转给民宿公司,根据面积大小每年支付流转费,每满5年涨幅10%,同时好多岗位还能提供给本村村民。经过考核和培训,我顺利成为132号院和其他两个院的“管家”,每个月2000元的收入缓解了我家捉襟见肘的困境,加上丈夫打工挣的钱,全家每月也可以挣到4000多元了,一举摘掉了低收入户的帽子。不光是我,我们这有50位村民都端起了精品民宿的生态“绿饭碗”。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如今是我们门头沟人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贺 勇 赵盈春整理 

     

  住新房 养牦牛

  龙布塔 甘肃省夏河县博拉镇玉华村村民

  我是上门女婿,刚来的时候,家里条件很艰苦。

  玉华村是半农半牧区。我家一共有14亩地,因为地力不够要轮耕,一年只能种7亩,种的青稞、燕麦每亩地产量也就200斤左右,勉强够家里的口粮。收入的主要来源靠3头牦牛,可都过了产奶高峰期,卖不了多少钱。

  我们一家人都很能吃苦,可一无文化技术、二无发展资金,日子一直不好过。2013年,我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镇上来了驻村干部,经常到我家了解情况。

  针对我家的实际困难,驻村干部才让当知、闹日尖措帮我制订了脱贫方案——养殖+务工脱贫。我放了几十年牦牛,有养殖技术;儿子、儿媳到青海打工,因为他们有餐饮店工作经验。

  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我成功申请到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用这笔钱,我买了8头犏雌牛。经过多次淘汰更新,现在我家有12头牛,一年光卖牛奶收入就有1.6万元左右,再加上制作的酥油等奶制品,光养殖一项每年收入就有2.8万多元。再加上儿子和儿媳妇的务工收入,我家今年一定能脱贫。

  2016年,我家从交通闭塞、生活不便的山上搬到了现在的新家。这新盖的砖房宽敞又亮堂,跟原来老家低矮、阴暗的土房子相比,真是从地上到了天上。建房子,我们只出了1.4万元,其余的都由国家补贴,听驻村干部说,有14多万呢。

  搬下了山,我们喝上了自来水。在过去,要走一里多山路背水喝。冬天泉水结冰后水量小,村民还要排队接水。现在看病也方便了,村里有卫生室,拿药很方便,我们都参加了新农合,不管小病大病,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忍着、扛着了。硬化路也修到了家门口,出行再也不用骑马,骑摩托车特方便。

  过去家里困难,儿子没上过学,没文化的亏一直吃到现在。我打定主意,一定要让孙子多读书。两个孙子如今一个上初三、一个上初一,成绩都还行。只要他们想上学,我们就一直供着。

  去年,我又享受到了3万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还入股到了村里的犏雌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光分红就有2400元。

  政策好,我们也很努力。不管冬夏,我都起早贪黑地放牛、挤奶;儿子和儿媳妇除了播种、收获的时候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

  以前老靠借钱过日子,在村里抬不起头。现在,我们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了一点儿积蓄,逢人见面也挺起腰杆了。

  我常觉得现在这日子好得像是在做梦,但我更知道我家能脱贫离不开好政策,离不开驻村干部的帮扶。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干活,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本报记者 付 文整理

   

  当老板 有奔头

  程清海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永平镇坚固村村民

  我们坚固村属于渭北旱塬沟壑区,村里主要种庄稼,年轻娃娃都出去打工了。我家情况比较特殊:我今年46岁,自小身体不方便,不能干重活。我父母过世得早,一直以来都是我一个人生活。

  前些年,我也去过省城,在一家塑料厂打零工。工资低、花费大,每个月勉强能养活自己,根本攒不下钱。有一天,村里来了西安石油大学派驻的扶贫干部。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家盖了新房,院子也收拾平整了;门口修好大路,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生活有盼头,我能安心在村上发展了。

  一天晚上,驻村干部聚到我家新房里,和我商量:“村里还没有商店,要不你在家开个小卖部?外出务工,不是长久之计;经营小商店既能赚钱,又能兼顾身体。”

  主意既定,说干就干。2017年,我开始张罗小卖部。多亏了好政策,我申请到了扶持资金。油盐酱醋、烟酒零食,商店里的东西一天天丰富起来,我自己也当上老板了!

  扶贫政策好,还要人肯干。记得有次到县城进货,我骑上三轮车,在弯弯绕绕的路上走了一个小时。回家半路上,夏天的暴雨说来就来,我赶忙把车停到路边,取出准备好的塑料布,把车厢裹得严严实实。最后货物完好无损,人却成了落汤鸡。虽说样子有点儿狼狈,但我心里感觉有奔头、有希望。

  小卖部开业后,村民也很照顾我的生意。慢慢地,我家商店成了大伙的一个“聚集点”,门口逐渐热闹起来,充满生气和活力。回顾脱贫路上,驻村干部给了我最大的帮助:货源紧张,小伙子们协调资金帮我渡过难关;在村里见了面,他们总是竖起大拇指鼓励我:“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今年,我种了6亩黑豆。中秋节前后简直忙得不可开交:收豆子、种小麦,在地里边忙活,心里还惦记小卖部。人越忙,越充实,生活慢慢走上正轨,家里的收入比以前好多了。

  在西安石油大学的定点帮扶下,我们坚固村也变了模样:村民在技术培训班上学习种黑豆、种花椒;村里还发展起土鸡养殖、粮油加工等多个产业。如今,我们正打算上网,把村里自产的瓜果、蔬菜、大米、鸡蛋、菜籽油卖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去。 

  本报记者 高 炳整理

    

  学手艺 把钱挣

  登真所朗 四川省炉霍县斯木乡尤斯村村民

  带着在县上做水泥工赚的3.7万元工钱,这几天我就要回尤斯村和家人团聚了。我深深地明白,这沉甸甸的3.7万元不仅饱含了自己辛勤劳动的汗水,更是精准扶贫政策给我家送来的新年大礼包。

  我是个有着初中文化的“90后”康巴汉子,家有年过花甲的老母亲,下有两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就在我们一家艰难度日的时候,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尤斯村,我家被评定为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和乡干部主动找我谈话,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很高的脱贫建议。可我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哪有他们说的那么简单就能脱贫致富?不过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县人社局和就业局在家门口举办的“室内装修、钢筋水泥初级和中级”培训班。就业局邀请的外地老师教我们简单的室内装潢、钢筋编扎、墙面抹灰等技术。经培训老师悉心指点,我逐渐掌握了一些从前没见过的手艺。

  一个月的培训班很快结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手艺,我用县就业局赠送的工具在家里不断摸索实践,于是卧室多了一个简易衣柜,客厅多了一个书桌,就连门前坑洼不平的院子也被我铺上了水泥。县人社局的驻村第一书记陈勇为我在县上的工地找到一份钢筋编扎的工作,一天200元。短短15天,我就赚了3000元。这让我兴奋不已,小康的日子终于触手可及了。

  今年6月,我和乡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去离家乡300多公里远的石渠县做钢筋水泥工,那里虽然气候恶劣,工资却比炉霍还高,一天就能挣300元。在培训班上学到的手艺就这样为我们打开了“小康之门”。我妻子和母亲在家里也没闲着,她们在县就业局举办的“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上学会了大棚种植。眼下虽已是寒冬12月,但自家院子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得不错。

  与此同时,政府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也落地开花,家里装上了自来水,还修建了洗澡间。我核算了今年家里的收入,人均达5423元,可以说已经脱贫了! 

  胡筱红整理

    

  加加面 富一村

  果拉卓玛 西藏芒康县下盐井村村民

  我今年31岁。如果您驾车从云南走滇藏线进藏,一定会经过我的家乡。盐井地方虽然不大,但澜沧江峡谷里风光秀丽,千年盐田见证着岁月沧桑,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盐井有一道远近驰名的美食——加加面,我家开的小店“果拉丛”每天游客盈门。

  这里人们都说,“没有吃过加加面,等于没有来过盐井。”关于加加面,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大致意思是村民们为了欢迎英雄凯旋,纷纷献上精心制作的面条,每家只吃一小口,就能吃饱。这个民俗代代相传几百年,一直传到现在。如今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地域美食,不仅让游客感受到别样的旅游体验,更让我和乡亲们从经营旅游餐饮和藏家乐的过程中脱贫致富。

  十几年前在盐井,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加加面馆、面摊儿,但因为这项工作不仅要起早贪黑,还要能招呼好客人,所以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我家小店“果拉丛”的经营从小到大也是一步一步艰辛地走过来的。2017年,凭借老店积累的名气,在政府支持下,我贷款300万元对老院子改扩建,从单一的加加面发展成餐饮住宿旅游一条龙的大生意。

  2010年,盐井加加面被列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来西藏的旅游者越来越多,来店里的客人吃面、拍照,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现在一天至少能卖出2000碗。村里的贫困户在农闲或者家里不忙的时候,我都会请他们来农家乐打工,每天能拿到50元到100元不等的工资。19岁的白珍在“果拉丛”做服务员,工作3年学会了做加加面,每月工资能拿到3000元,尤其是对店里迎宾、祝酒等纳西族特色的接待服务越来越娴熟,性格开朗活泼的她很受游客欢迎。

  “果拉丛”名气越来越大,一年可收入近50万元,还带动村里十余户乡亲成功脱贫,像“果拉丛”这样的网红店,村里还有不少。我相信随着进藏游、特别是自驾游越来越火爆,会有更多的人到盐井来品尝加加面,那时村里的日子会比现在更红火。 

  本报记者 袁 泉整理

    

  有分红 当“大嫂”

  常 波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高山镇白塘村村民

  我今年69岁。我们村在山沟里,有小煤矿时生活还能靠打零工将就。后来煤矿关了,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加上我有二级视力残疾,2014年,我家被列为贫困户。

  市区镇各级领导和工作队常来村里问长问短,为我们脱贫想办法、寻出路。2016年,高山镇被列为采煤沉陷区整体搬迁乡镇,我做梦都不敢想我们一家搬进了安置区的新楼房,冬天有暖气,家里有厕所,出门就是繁华街道。

  区里、镇里又提出了“搬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口号,先是牵头让我们贫困户入股新大象生猪扶贫养殖项目,每年都有分红。这下基本生活就有保障了。

  接着镇里创立了“高山大嫂”劳务品牌,人家符合条件的经过培训都能被推荐上岗就业。但是我老伴韩四海60岁了,年龄一大,哪个单位也不要。镇里又从上级妇联那里为像我老伴这样的弱劳力和超年龄妇女对接回来为出口企业做绢花的营生。她就在家门口的培训点学手艺,简单又好学,在家就能做绢花,啥事也不耽误。

  因为搬了新楼房,镇政府在我们小区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除了办事不用跑远路,我还能去大讲堂听讲座,老伴去扭秧歌,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别提多方便了。

  现在我家每个月的收入有我的低保费、养老金、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等共821元,老伴虽然挣得不多,但是每天都有20多元收入,这样家里的菜钱也有了。再加上每年分红6000多元和过年过节村里发的米、面、油,日子越来越有滋有味啦。 

  郭娅楠整理

我家脱贫有大招
责编:任 涛 邮箱:people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