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秀忠介绍,近年来该省健康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2016年的7.8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2万人。
青海省的具体做法有:一是推进“三个一批”,聚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制定印发50多个健康扶贫政策文件。将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全省1.77万名大病患者得到集中救治,实现了救治全覆盖。推广开展家庭医生、乡村干部与贫困患者“双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与贫困患者签订慢病管理服务协议,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全省慢性病贫困人口4.97万人,已签约4.96万人。
二是对标工作标准,全力消除医疗“空白点”。制定了青海省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和工作标准,着力补短板、消空白,省级筹措资金5719万元,新建改扩建70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目前,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中有76家公立医院,执业医师3011名。
三是深化对口帮扶,合力推进服务“新突破”。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卫生对口帮扶机制,实现了83所州县医院对口帮扶全覆盖。同时发挥对口援青六省市援建作用,六省市援建六州医院累计资金近7亿元,派驻近千名支援专家,重点帮助州县医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能力。
四是坚持防治并重,发力阻击虫癌“攻坚战”。全面打响以青南地区为重点的包虫病防治攻坚战。强化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和无害化处理“四位一体”防治策略,支持临床重点学科发展,搭建多方技术指导平台,面向筛查确诊的包虫病患者,落实跟踪管理,确保药物治疗规范有序、手术治疗路径清晰,平均患病率由2012年的0.63%下降至0.3%。
五是注重健康教育,努力促进健康“知信行”。实施健康教育“四进”活动,开展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健康教育阵地建设,着力推进贫困地区“精神脱贫”工作。依托健康教育万里行工作平台,开展“花儿唱健康”等健康传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