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曾经“守着漳江种旱田” 如今向东渠水向东流

千山拦不住 向东渠常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4日   第 08 版)

  1970年9月17日,向东渠工程正式动工,渠道总长85.81公里,18座石拱渡槽7335米。

  图为晨曦中的“向东渠”俯拍及局部特写。

  小学生利用暑假抬石子支援工地。

  图为“向东渠”里流淌的汩汩清水。

  车头岭8万立方米土方靠肩挑过陡坡。

  攻坚克难,设计新式拱架吊装土绞车。

  为节省材料、集中劳力,向东渠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分段砌拱。

  49年前,福建云霄、东山两县5万多名干部群众,用“一钎一锤”“肩挑锄挖”的方式,逼水上山,穿嶂越涧,建成了“江南红旗渠”——向东渠,这条长85.81公里的大型引水工程,宛如长龙横跨,吞云吐水,至今滋养着云东大地的父老乡亲。

  “守着漳江种旱田”是云霄县的真实写照,横贯全县的漳江水滔滔不绝,却因河床低无法灌溉农田,完全靠天吃饭。东山县更是白沙茫茫,岛上没有一条溪流,全县9万亩土地,几乎全是“望天田”。

  时任云霄县向东渠引水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的李文庆,如今已是93岁高龄,回忆起往事记忆犹新。“南方种水稻,水是主要矛盾,发展云霄农业,必须大兴水利。”李文庆提出的这一从漳江上游筑坝建渠、引水灌田的向东渠,至今仍发挥着造福一方百姓的水利效益。《人民日报》1974年3月13日以“不尽江水滚滚来”为题,报导云霄东山两县人民团结协作,共建向东渠的业绩。

  在参与向东渠建设的73岁老人谢鹏志自筹资金建成的向东渠博物馆内,谢鹏志告诉记者:“云霄、东山两县人民,用无穷的智慧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比如以“独木丁字架”代替脚手架,把一座座二三十米高的槽墩平地矗立起来;比如首创的“双铰矩形夹合木拱架”“三铰桁形木拱架”,取代了旧式的“满堂式”木拱架,节省了70%的木材和大量资金。创造发明的石拱渡槽拱式木拱架技术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福建科技成果奖”。

  “当年洒下千吨汗,今朝染绿万顷田。”49年过去了,5万多名干部群众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逐渐淡去,但云霄、东山两县人民用血汗和智慧谱写的这部壮丽史诗却越来越绚丽多彩。

  (赵树宴 季春红 文/图)

千山拦不住 向东渠常清
责编:石 畅 邮箱:cnshichang@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