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漠河散记

曹云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2日   第 11 版)

  在漠河市北极村,河道里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冰块顺流而下,形成了壮观的“跑冰排”景观。
  褚福超摄(人民图片)

  “我们的祖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市,那条黑龙江是中俄边界……”当我坐上6245次列车,赶往漠河的旅途时,思绪回放到初中地理课堂上老师的讲述,目光却切换在车窗外的景色中。

  乘坐被当地人称为“齐古慢”的小火车,我才真正领略到了大兴安岭的广袤,慢慢行驶是对美景的慢放,乘客可以欣赏沿途美丽的风光,而对于林场的员工来说是生活中的快进,这辆交通工具在自然与城市、忙碌与闲暇间往返穿梭。

  昨天,一场大雪刚刚和这片土地打过招呼,今天的路程可能更加漫长。如果为冬季选出一个颜色即是白,与大兴安岭的肤色正符合。窗外皑皑白雪,为树木披上了冬日的专属。落叶松、白桦树、杨树的叶子在寒风席卷后退出舞台,但落叶的使命并没有结束,在土壤中历经亿万年的塑造,孕育出这片原始森林。

  我下了火车,清晨的寒冷扑面而来。这里是文字上常常提到的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城市。晨光熹微中,我走在街道上,感觉漠河既不繁荣,也不萧条,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极村,显得更加繁忙。

  中国人喜欢北,源于中国文化的博大与人们的认同。

  坐落在北字广场上的白色雕塑,造型似鼎,三脚着地,我在任何角度观赏全为“北”字,毫无违和感。“北”源于象形文字:人向背也,相随而从,相对而比,相背而北,相转而化。

  我暗暗思忖,这种哲思无处不在,生活中遇到高兴事,我们会说上一句:“你开心得找不到北了”。有多少人是为了找北慕名而来,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北”,开心也就融进了这个忙碌并欢快的村庄。

  对于冬天来说,这里的交通工具显得非常稀缺。当地人介绍,隆冬时节,会有马拉雪橇从眼前经过,剩下就只靠徒步。我踩在吱吱作响的雪地上,远眺雪野一片洁白,空气甘冽得如同清泉。

  寒风并没有阻挡游人的热情,无论是黑龙江边、北字广场还是金鸡之冠,都能看见兴高采烈的游客。

  一天的行程颇丰,傍晚时分,当我还想继续探寻这片大地时,太阳默默地伸了个懒腰。初冬的太阳显得有些疲惫,据说夏至左右会格外精神。果然,这里的天黑得特别早,令初来乍到的我有些不适应。

  晚饭后,我与当地居民闲聊,好奇地询问他们如何度过漫漫长夜,答案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人们喜欢星空,并静静地欣赏,给自己安排一场“星光秀”,其中颇有一番乐趣。

  于是我欣喜地加入了这个行列,幸运的是一位资深的观星者滔滔不绝地为我科普起了星象。顺着他手指的方位,我果然看到了“勺子”一样的北斗。我们久久地仰望夜幕中的星斗,一颗颗璀璨、耀眼,闪烁着冷艳的光芒,星光下的夜极静,静得让人不忍做声。

  次日,我来到黑龙江畔,见到了祖国最北的哨所,对面就是邻国俄罗斯。无论黑夜白天、严寒酷暑,战士们永远会戍守在此,凝视着远方的动向,握紧保卫祖国的钢枪,这一刻我的心中不禁充满敬佩。

  归去途中,我遇见了最北邮局的邮递员,他们仍然履行着信使的职责。在这里,写一份书信将成为情感的别样抒发,是最北的礼仪。风雪无阻的邮递员则成了这个情感的引路人,带着人们的思念飞往神州大地。

  我购得几张印有北极风光的明信片,沿袭古人因礼而书、因人使信的古老传统,手写好收件人的姓名、地址,几天后,他们会收到来自祖国最北边陲的祝福。

漫游永康(行天下)
在路上认识南疆(旅游漫笔)
漠河散记
红色尽染伏牛山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