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智能+”守护国门第一关(前沿科创调研行之智慧海关⑤)

——探访北京和深圳海关智能服务设备工作现场

本报记者 任 涛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2月12日   第 09 版)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资料照片

  智能眼镜
  海关官员佩戴智能眼镜在深圳湾口岸旅检现场巡视

  智能检疫查验
  位于智能检疫查验台上方的两台红外测温仪和一台放射性物质定位检测仪

  智能CT
  工作人员将入境邮包送入CT机

  智能通关
  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微信申报小程序界面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资料照片

  11月30日上午11时许,来自英国伦敦的一个国际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京旅客崔女士走下飞机,经过入境检查的一道道关口后,顺利拿到自己的行李。

  崔女士发现,整个通关过程十分方便。和以往不同的是,在入境第一关——海关卫生检疫查验关口,没有工作人员手持测温仪,近距离测试旅客的体温。得益于首次亮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智能检疫查验台,很多和崔女士一样的入境旅客都有便捷、舒适的感受。

  同一天,在位于深圳蛇口的深圳湾口岸旅检通道,海关关员正头戴黑色智能眼镜,巡视着熙熙攘攘的入境旅客,一旦识别出来重点监控旅客,智能眼镜就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

  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监管设备正逐渐装备在由海关把守的国门第一线,这些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装备,已成为中国海关关员的好帮手。早在今年4月,中国海关就提出将于2021年基本建成智慧海关,2025年全面实现智慧海关,并在关键领域领跑全球海关科技发展。眼下,这些已成功应用于通关查验现场的高科技设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智慧海关的实施进程。

  

  “无感通关”高效便民

  11月30日,跟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六科科长陈旭东,记者前往这个亚洲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国际机场,亲身体验简便、快捷、舒适的智能“无感通关”新模式。

  走进出港大厅,迎面而来的便是醒目的中国海关申报服务柜台。与传统申报方式不同的是,一面一人多高的“进出境旅客指尖申报小程序”指示牌,指引出境旅客在手机微信上方便地办理海关申报。记者随即下载了这款“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发现其操作简单便捷,即便是老年旅客也能在指引下准确填报。

  据了解,“海关旅客指尖服务”是中国海关首个面向进出境旅客个人的通关申报服务微信小程序,也是北京海关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推进旅客行李物品智能化监管的又一新尝试。

  陈旭东介绍说:“指尖申报打破了旅客通关申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旅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进出境通关前的任意时刻进行提前申报,不用急急忙忙在现场寻找海关业务窗口,也不用预留排队时间。”

  据悉,这款智能小程序可以完成出境物品申报、出境货币申报、进境涉税物品申报、进境分运行李申报、进境宠物申报和进境货币申报等6项常用通关申报项目。

  来到入境第一关,记者的目光被眼前排成一排的15台不锈钢智能检疫查验设备所吸引。每个查验台的上方都安装有两台白色红外测温仪、一台灰白色放射性物质定位检测仪。让很多入境旅客印象最深刻的,正是这些可分别覆盖长度为3.5米区域的智能检疫查验台。

  望着头顶上这些神秘设备,陈旭东向记者介绍说,这就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智能检疫查验设备。这些设备集红外测温、放射性物质定位检测、人脸识别、入境人员信息采集等多项功能于一身,无需接触即可在几秒钟内采集到旅客的体表体温、判定放射性物质携带情况等多项信息,最大限度保障旅客“无感通关”。

  CT机能学习会审图

  为了提升出境旅客通关感受,大兴国际机场海关和安检部门创造性设计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共享查验平台。这一平台的优点是将行李物品海关监管嵌入安检过程,旅客只需提交一次行李、接受一次检查,就可轻松完成出境查验。整个过程和传统查验相比,等待时间缩减约50%。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海关旅检二科科长高宇航向本报记者介绍说,查验速度的提升,得益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海关首次在行李检查区全面配备的会自主学习、能智能审图的高速CT机,它的传送速度将普通CT检查设备的0.28米/秒提高到0.5米/秒,告别了费时、费事、费人力的现场百分百过机检查,取而代之的是行李入境环节“100%先期机检+通道挑查”的新查验模式。由于高速CT机的智能审图环节集算法、软硬件、专用网络于一体,使人工智能技术与海关一线监管深度融合,提高了审图准确性。

  深圳海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关。近年来跨境电商新兴业态发展迅猛,这里每天最多时有120多万件包裹。11月27日,记者探访了位于深圳邮政国际运营中心的深圳邮局海关,了解包裹如何通过智能设备,完成进出境监管程序。

  走进2.1万平方米的宽阔场站,只见蓝色进出境邮件双环全自动分拣线在不停运转,经6台高速CT机检查过的大小邮包,被分拣线送往指定位置。在堆积如山的出境包裹堆中,一位工作人员熟练地将邮件标识码朝上放到传输带上,经仪器扫描后,五颜六色的包裹在传送带上井然有序地滑入标有不同国名的分拣袋中,运往各自的目的地。据了解,目前经过智能扫描的出境邮包,可同时被自动分拣至192个国家和地区的邮袋里。

  深圳邮局海关副关长李中向记者介绍说,这一整套先进的智能查验设备于去年5月30日正式投用,让海关“查验线”与企业“分拣线”融为一体,邮件包裹上线、查验、下线、放行和扣仓作业链条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在此过程中,智能高速CT机功不可没,它改变了传统人工挑查方式,可以自主识别包裹内的商品。

  自动化分拣线、“火眼金睛”的CT机,再加上智能邮递物品信息化申报模式,高科技的使用让深圳邮政国际运营中心海量邮包的处理能力每小时达到6万件,日均处理量峰值可达200万件,一个邮包在2小时内就能完成全部通关手续。

  智能眼镜防控风险

  既能报警、又能对话的眼镜长什么样?近日,这款5G智能眼镜率先在深圳湾口岸试用,据说能在熙熙攘攘的进出境旅客中精准识别出高风险旅客。

  11月27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深圳湾口岸旅检现场,实地了解这款“传说中”的5G智能眼镜。只见两名海关关员在岗位上徘徊走动,仔细观察络绎不绝的入境旅客。关员鼻梁上各托着一副黑框眼镜,手中握着一个屏幕不断闪烁的手机,手机与眼镜之间由一条黑线相连。

  记者试戴了这款新颖别致、重量只有45克的监管神器,发现眼镜没镜片,黑色镜架的转角处延伸出一个微型镜头和对讲装置,右眼上方还有一个小小的虚拟屏幕。

  深圳湾海关办公室副主任马宏晖向记者介绍,这款眼镜使用5G技术,利用5G高带宽、低时延的优势,可以将通道中高清摄像头捕捉到的旅客通关画面,与后台海关进出境旅客通关“大数据”进行比对。每当有“重点”旅客进入海关监管区时,智能眼镜音频播放器就会自动播放报警提示音。同时,海关关员眼镜的小投屏上会看到该旅客的头像出现红框,与智能眼镜关联的手机则会快速、精准地显示该旅客的姓名、证件、通关信息和查验记录等详细资料。这些功能能够在1秒之内迅速完成,海关关员借此可以及时拦截被锁定的“重点”旅客,防范走私风险。此外,移动的智能眼镜还彻底消除了现场固定智能摄像头的监管盲点,形成了一道机动高效的防线。

  世界海关组织秘书长御厨邦雄日前在深圳举行的“雷电”暨“大地女神”第五期国际联合行动总结会上表示,期待中国海关未来将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全球贸易以及海关系统。中国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也在会上表示努力打造智能海关、智慧边境和智享联通的国际海关合作,协调推进全球供应链的安全与便利。

“智能+”守护国门第一关(前沿科创调研行之智慧海关⑤)
责编:刘 峣 邮箱:onionliu@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