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轻叩历史之门——

斯坦福大学与中国劳工的故事(征文·跨越太平洋的记忆(11))

吴 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07日   第 08 版)

  出土的动物骨骼

  出土的印有“SAN FRANCISCO”标志的酒瓶

  2018年秋,我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中心学习。初到斯坦福,它那宽阔的棕榈大道、美丽的热带植物园以及个性化的建筑便吸引了我,我愉快地开启了标准的“游客拍照模式”。那时候不曾想过,在这里看到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竟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春季学期,我偶然得知中国劳工也曾参与过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建设,这使我惊讶不已。我曾参与斯坦福大学为纪念“金钉节150周年——中国北美铁路工人项目与中国劳工贡献”所举办的特别活动,从那里我得知,参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的中国劳工人数始终保持在1万至1.2万,这些先辈的辛勤劳作对于利兰·斯坦福家族财富的原始积累以及后来斯坦福校园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闪闪发光的历史、这些流过血汗甚至付出了生命的劳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竟曾一度被遗忘。我好奇他们为何来到这片陌生的大陆?是什么契机让他们从事了学校的建设工作?他们作为群体、作为个人又经历了怎样的生活?最终这些中国劳工又去了哪里?这些疑问始终萦绕在我脑海。

  终于,在我参与的发掘工作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由劳拉·琼斯教授和梅根·维克托博士后共同开设的发掘课程,遗址选在了位于斯坦福植物园内的中国劳工区域(简称ACLQ),该区域在1880年至1925年间由中国工人使用,直到1925年,最后的居民离开了这里,建筑物也在同年被拆除。时过境迁,当年劳工们生活的旧址早已不见踪迹,那些曾经生活的痕迹被时光和土壤掩埋,这给考古发掘带来了挑战。

  随着发掘的深入,一些人工制品陆续被发现,其中出土有铁栅栏、大量的圆形和方形铁钉、形状不一的来自中国的棕褐色带釉陶罐残片、众多各色玻璃瓶残片和大量的动物骨骼。这些人工制品有助于还原当时的生活情景。可以推测,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中国劳工,修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居住区域,他们既使用着来自中国的产品,同时又购买当地的啤酒或红酒饮用。在收集的动物骨骼里找到了大量的牛骨、猪骨还有一些鱼类骨头,部分的牛骨可以看到明显的切割痕迹,这说明生活在ACLQ的这部分中国劳工至少在饮食方面维持着较好的水平。在靠近厨房的巨大灰坑中,发现了精美的珐琅器,带有四季花卉图案的瓷片、青花瓷片、贝壳制作的纽扣、清代铜钱、折扇扇骨、排水管、皮鞋的残片、勺子、来自德国的穿线器、标记“SAN FRANCISCO”的完整酒瓶、刻有“日本麦酒”的玻璃瓶等。这些新发现使团队的每个人都兴奋不已,中国劳工在工作之余的闲暇生活仿佛就在眼前。可以想象,这些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依旧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钟爱那些来自中国、带有家乡元素的物品。同时,又在不断适应新鲜事物,尝试穿皮鞋,努力与当地文化融合,他们思乡心切又对这片陌生的土地充满了期待。

  结合已有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我们尝试去还原这些中国劳工的生活。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适逢美国西部大开发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力,而中国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广泛认可。1868年《蒲安臣条约》签订,一部分劳工很有可能是早年跟随利兰·斯坦福修建铁路,后来在农场工作,在利兰·斯坦福打算建立斯坦福大学纪念因风寒去世的独子时,他们参与了斯坦福校园的建设。

  随着中央太平洋铁路的竣工,大量华工涌入其他市场,加之美国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反华歧视在美国西部迅速蔓延。尤其是在1882年《排华法案》颁布之后,人们就开始尝试保护他们所拥有的中国工人。

  考古学家梅根认为,像许多富有的雇主一样,利兰·斯坦福家族开始在自己的产业上安置中国工人,这在当时反华的大背景下相当罕见。当时中国工人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如厨师、园丁等,而且工资与白人工人相同,这表明这些中国劳工依靠自身过硬的本领,扎根这片植物园,他们应该被给予较为平等的待遇和良好的生活保障,并很快成为了修建斯坦福校园的主力军。1882年,亚利桑那花园建成;1884年,按照计划,中国劳工陆续在植物园种植了约1.2万棵树。从1885年开始,他们参与了斯坦福大学的修建工作,直至1925年最后一名劳工离开。

  作为世界顶级高校,斯坦福开放的校园和优美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然而,鲜有人知,那些有名的地标如棕榈大道、植物园、椭圆形广场、中心广场等,无不凝结着中国劳工的心血和智慧。

  我很荣幸可以参与到这个项目中,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的百年友谊,早在100多年前,历史就将中美两国人民交织在一起。ACLQ项目的研究既还原了上世纪中国劳工在美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更体现了他们为美国西部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这项由中美两国考古成员共同参与的“斯坦福及周边地区中国劳工区的调查项目”,既回顾了过去,又连接现在和未来。值此机会,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也祝愿中美两国能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斯坦福大学考古中心学习。)

离家千里最念家乡饭
斯坦福大学与中国劳工的故事(征文·跨越太平洋的记忆(11))
我和我的棒球队(征文·跨越太平洋的记忆(12))
责编:孙亚慧 邮箱:hwbhgcy20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