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1月05日 星期二

筑牢美丽乡村的生态根基(新时代新步伐)

韩 啸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05日   第 08 版)

  在特定历史时期,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明显提升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再加上农业机械化逐渐代替人力、畜力,两者共同作用大幅拓展了传统农业的边界,构成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然而,化学投入品长期、过量使用,在带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一方面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破坏了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使土壤、水源、空气等生态要素面临巨大压力。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正跨越“产量”的单一标准,逐渐演变为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工程,成为包含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要素在内的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生态概念的提出,为美丽乡村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

  构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友好的机制、为美丽乡村建设筑牢生态根基,成为我国当前“三农”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以绿色防控技术为代表的绿色生产方式,为构建生态友好农业产业提供了方案。该技术体系倡导以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替代化学防治来控制病虫害,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引领农业绿色发展。

  一般情况下,传统施用的农药只有10%-20%能够有效附着在农作物上,剩下的80%-90%会流失于土壤、水源和空气中,对环境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而长期使用化肥对于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耕地来说,会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流失、有益微生物总量减小,从而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同时大量使用化肥而产生的二氧化氮,还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

  绿色农业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以绿色防控技术的生物防治为例,通过有效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在遏制害虫对农作物破坏的同时,也没有对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破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最大程度上遵循了自然规律,实现了人们生产生活同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人们对绿水、蓝天、青山、沃田的期盼也不再遥远了。

  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各地积极响应这一政策,不久前,北京率先在全国实现绿控产品补贴政策,大量耕地已经被纳入补贴范围。可以预见,以绿色防控为主体的绿色生产模式将会在全国持续推进,最终将构建起农业生产同耕地、水源、空气等资源禀赋共生的机制,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筑牢生态根基。

绿色生态 让耕地更美
筑牢美丽乡村的生态根基(新时代新步伐)
兴化:生态种养富农家(图片新闻)
责编:罗 兰 邮箱:dzzbl88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