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游南中轴线 品京味京韵

马胜男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0月11日   第 12 版)

  永定门城楼

  近日,北京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全线贯通,昔日皇帝去天坛、先农坛经过的石砌路,如今成为了市民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国庆假日期间,北京中轴线备受游客欢迎。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生命线。北京城先有规划而后建城,中轴线就是这一规划的核心。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写到:“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今年9月,从珠市口到天桥之间500米长的传统御道全面恢复,市民游客可从正阳门城楼沿青石铺就的传统御道,一路向南,经过前门大街、珠市口、天桥、天坛西门,畅通地直达永定门城楼。

  前不久,笔者跟随全国导游大赛中荣获“金牌导游员”的曹震,从前门大街南侧的珠市口教堂出发,向着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城楼前行。在曹导一段段的精彩讲述中,我感受着北京南中轴线的魅力。曹导介绍,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开始申遗,我们耳熟能详的天安门、故宫、景山、正阳门及箭楼、人民英雄纪念碑等14处被列为遗产点。

  北京有名的商业街“大栅栏”在珠市口附近,都一处烧麦馆、大北照相馆、全聚德、长春堂等老字号如璀璨星辰闪烁在御道两侧。从珠市口向前走不远,一座桥出现在视线中。曹导介绍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天桥其实是消失了近80年后复建而成的。复建的天桥虽然没有百分百还原历史上的位置和原貌,依然不影响它作为北京文化地标的作用。天桥原本是天子之桥,是皇帝祭天、祈雨、祈谷、祭先农的必经之路。如果说永定门是龙头,天桥是龙鼻子,两侧的河道就好像须子一般,天桥下的水沟因此被称为“龙须沟”。

  比命名故事更有意思的是天桥文化。古时候,不管是皇家贵胄,还是外地来京的客商都会在天桥寻找生活意趣。久而久之,这一带成为了老北京外城“吃喝玩乐”的大本营,曲艺、杂耍、会馆在这里聚集,纯正的京味儿在这里发酵。

  如今的天桥更是一座复兴之桥。在对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中,天桥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天桥艺术中心是当今天桥文化艺术新面貌的展示窗口,厅内有两层高的大戏台,按照清朝风格搭建,油漆彩画给人明朗之感。此外,这里也是一个现代化剧场,国际经典音乐剧、国内原创音乐剧、话剧、舞剧、儿童剧等轮番上演,成为首都演艺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南墙的正门,位于中轴线的最南端。2004年,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永定门城楼重新屹立在中轴线的南段,是北京城历史变迁当之无愧的见证者。在城楼下,北京人于女士说:“虽然上班经常路过这里,但这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中轴线的魅力,虽然今天只走了一小段,但也了解到北京独特的传统文化。”

  登上永定门城楼,走过内部弯弯的通道,跨过木头门槛,我站在了城楼正中央,北京城的风貌尽收眼底。现代风貌与古朴印记实现了巧妙的融合:御道上树木青葱挺拔、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古老的护城河缓缓流淌……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北京导游首次以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为主题进行讲解。参加观摩的导游邢健进说:“北京中轴线已经申遗,相信很多旅行社将把南中轴线作为重点推介的北京新景点。”

  中轴线南段传统御道修复后,中轴线显得更加完整、文化内涵更加突出,沿线古代坛庙、历史建筑、旅游景点、文化资源等都能很好地串连起来,形成了一条有丰富内容和故事的文化旅游线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工作人员介绍:“南段中轴线将会成为北京文化旅游的新地标,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游览,了解更多关于南中轴线的文化和故事。”

游南中轴线 品京味京韵
中国邮轮扬帆远航
中国同世界分享旅游扶贫经验
千年古梅重现雄姿
宋城落户珠海建演艺度假区
责编:赵 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