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8月29日 星期四

“双栖”能力的快乐和自由(征文·跨越太平洋的记忆(7))

徐 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29日   第 08 版)

  2016年,本文作者在第65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科学年会上做大会专题发言。

  我是一名出生在美国的华裔青年。我逐渐发现,父母让我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长大,是一笔无形且弥足珍贵的财富。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跨越太平洋”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3年多前,我当时17岁,在美国公立高中读高三。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当时我正舒服地坐在电脑前一边学习,一边想着即将到来的一周春假。母亲坐在我的斜对面,在忙着她自己的事情。这时,我们接到了居住在中国的父亲的电话,这个电话不仅改变了我的春假,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可以说,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我上初三开始,每年暑期都会回国参加国内的临床研究活动,而我初三参加的那次临床研究活动,其成果发表在了世界顶级医学杂志上。

  中国科研团队的成果被美国心脏病学学会认可,并受邀在大会上做专题报告。可电话里父亲的语气却透着些忧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科研团队成员因工作任务繁重,都无法前来美国。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如此完美的一次机会化为泡沫?可若要不放弃这个机会,就需要一个人——既对我们的科研成果有深入了解,又能够流利地用英语做口头报告并与专家交流,而且还有时间在未来一周准备报告和参会。能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情况虽如此,但当时我脑海中也出现了无数反对的理由。最终,我决定了,“我可以去!”

  就这样,我盼望已久的春假时光被一张一张的幻灯片、一页一页的讲稿、一次一次的演练填满。父亲也特意回到美国,培训我演讲。我每一次开始演讲之前,他都会拿起他那看着很笨重的iPad给我拍照和录像。而我每次都会半不好意思、半不耐烦地告诉他,放下iPad吧,我不想要录像。

  终于到了大会的那一天——2016年4月4日。我在父亲的陪伴下,带着紧张的心情来到做专题报告的礼堂。当我看到自己一周前准备的幻灯片被打到会场那巨大的屏幕上、听到主持人说“有请下一位报告人……”时,我最后的一份淡定瞬间蒸发了。站上讲台,面对台下众多面孔,我脸上冻结着尴尬的微笑,试着张开嘴,但似乎忘记了怎么说话;再次张开嘴,想深吸一口气,但似乎肺也被冻住了。我的目光在观众中漫无目的地跳跃,突然,我看到了父亲,他坐在前排,两手捧着那看着很笨重的iPad,正给我录像呢。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冲动,就是半不好意思、半不耐烦地向父亲喊一句:“放下iPad吧,我不想录像。”在这一瞬间,我面对的不再是台下众多的观众,而是回到了家里,回到了跟父母练习演讲的场景。既然是练习嘛,有什么好紧张的!于是,我开始演讲。

  在听到络绎不绝的掌声后,我才恍然醒来。由于紧张,演讲得怎么样、演讲中间的细节,我都不记得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后来还是看了父亲的录像才知道,我结束演讲时面向观众,微笑着鞠了个躬,然后从讲台上下来,直到走出礼堂一路都在傻笑。

  对我来说,这是终身难忘的一次经历。因为,我参与的中国科研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赢得了美国科学家的佩服和尊重。

  能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得益于我假期一直待在国内;而能够把在国内学到的、我们研究出来的重要发现,用英语在美国学术大会上做精彩的演讲,则得益于我长期生活在美国。我成为了中国与美国科学家之间的桥梁。

  希望读到我的这个故事的美中两国的学生,能够意识到,这种“双栖”的能力是多么重要;也能够意识到,在中国与美国之间,这样的“桥梁”是多么重要。 多一座这样的“桥梁”,世界就会多一分友好、交流, 多一分合作、发展。

  (本文作者系美国杜克大学三年级学生)

“双栖”能力的快乐和自由(征文·跨越太平洋的记忆(7))
如何解好心理健康这道题
把希望之光带进自闭症儿童家庭(留学青年说 (五))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