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各高校至少应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没有的应尽快补建,鼓励毕业生自主创办。
高校是高智商年轻人群聚集地,规定校园至少有一所实体书店,很有必要。本报也曾于今年1月4日刊登通讯《让书香温暖校园》及言论《高校要有容纳一家书店的肚量》,表达自己的主张,引发关注。
目前在很多高校,都看不到实体书店。一方面是不少人认为学校图书馆可以满足学生读书的需要,认识不到书店的作用;其次是很多学生热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读物的浅阅读,导致纸质书阅读量下降。即便买书,也是图便宜图方便上网购书的多,到实体店买书的少;其三,购买不活跃,再加上房租、水电、人工等固定成本,实体书店入不敷出,自身也难以维持。
教育部的力挺政策势必倒逼高校给书店留出建设、经营空间,为书店减免场地租金、水电费等日常运营费用或提供其他优惠,并支持、指导书店争取扶持政策和专项支持资金,这是大好事!展现了教育部门的担当。
有人疑虑,认为书店很容易建起来,但读者并不能依靠政策“赶”进来。知乎上有人调侃:“图书馆藏书那么多,你就不能借本书?电子商务这么发达,你就不能网上买本书?文青就文青,矫情就矫情,不看书就不看书,找那么多理由干嘛?谁说大学里一定要有书店,你来告诉我大学里书店有什么用?”
好吧,我来告诉你。
去过图书馆的人都知道,很多图书馆书籍更新速度很慢,看不到最新出版的热门书,馆配来的图书也未必适合学生的趣味和需求。经典图书并不齐全,反而充斥了很多过时的、思想文字水平都较低的老旧图书。
除非是开架借阅,否则去图书馆借书就跟在网上购书一样,属于盲人摸象,面对无边书海却没有渔网抓着鲜活的“鱼”。读者看到的是片言只语的梗概介绍,看不到由文字和思想编织的具体质地。除了非常好学的精英学生,顺藤摸瓜,从一本延伸到各个领域,其他人很难找到自己喜欢又有益的书。而很多学生在长期应试生涯中,根本没有时间读课外书,没尝过读书的滋味,更没有建立起阅读习惯,你让他借哪本?买哪本?
实体书店就不同了。店面空间有限,店主无论是根据自身学识修养还是针对本校学生专业特点筛选,或是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摆放的图书大多会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时代感。
学生们课余饭后路过,随手拿起翻阅,或者就能从各类图书中找到自己的菜——文史哲还是数理之美,又或者是逻辑。从一本到多本,由浅入深,慢慢意识到书籍的魅力,培养起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对图书的热爱。
所以说,如今的高校校园里,应该有实体书店一席之地。它不需要多高大、多美丽,却像灰色建筑群中的绿地,带来文化的气息,带来对生命美好的认识,让大学生们能突破专业和生活环境的局限,以开放的头脑广泛汲取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智慧,成为知识储备完善、人格健全的未来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