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8月19日 星期一

姿娜,来自捷克的演艺多面手(文艺圈洋面孔)

高跃曦 罗浩濂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19日   第 07 版)

  活跃在中国影视剧中的姿娜

  在舞台上演奏二胡的姿娜

  演艺生涯因中国而改变

  2008年,当姿娜走出机舱门,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她并不知道自己此后的生活将与这个国家发生这么密切的联系。

  姿娜出生于捷克的一个演艺家庭,父母都是演员。受家庭影响,她从小热爱文艺,学习钢琴和小提琴。2005年,她组成自己的乐队,在索尼唱片公司出了第一张唱片,并在捷克、德国、斯洛伐克巡回演出。2008年,巡演到达上海。

  那是姿娜第一次到上海,也是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这个为她演艺生涯带来重大改变的地方。“没想到中国会有这么充满科幻感和发达的地方。”回想起上海给自己留下了的第一印象,姿娜说。

  2008年,正值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借着巡演的机会,姿娜得以到不同地方了解中国,并慢慢喜欢上了中国文化。“不仅是我,我的父母也很喜欢中国,他们非常支持我留在这里发展。”姿娜表示。她以小提琴演奏家、摇滚爵士音乐人的身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年前,姿娜决定投入电影、电视剧表演,开启演员的新一页。随着《狐踪谍影》《洋媳妇的婚礼》《弹孔》《火云邪神》等作品的播出,她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喜欢中国温暖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发展,最先要过语言关。姿娜一开始是自学,后来又到华东师范大学专门学了3年。别看她现在说得十分流利,刚到中国生活时也遇到过因语言不通带来的困难。“因为发音不准,那时候去买个东西都觉得好难,坐出租车,司机也听不明白目的地在哪里……”在姿娜眼里,中文是最难学的语言,特别是声调,对于外国人来说难度很大,一定要下决心、下工夫学,才能学好。

  上海是姿娜踏足的第一个中国城市,也是她最喜欢的城市之一。每当谈到上海,姿娜都关不住话匣子:“在南京路周围,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例如田子坊等。我特别喜欢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味道,感觉很复古。”她还很喜欢上海的小马路和弄堂,喜欢看公园里的老人打太极、跳舞、玩乐器等。

  在中国生活久了,姿娜慢慢融入到中国的文化中。朋友说她脾气变得温柔了,不像欧洲人或者美国人那样强硬。她认为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活动前大家会先吃顿饭互相了解一下,再讨论合作。合作成不成,大家先交新朋友,感觉很温暖。另外在餐桌上,“中国人习惯在一张大圆桌子上一起吃饭,但在捷克,自己盘子里有什么就只能吃什么,不会和别人一起分享。”姿娜觉得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更好,因为分享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且她还笑言:“外国人吃饭时一手拿刀一手拿叉,两个手都满,无法做其他事情。但中国人吃饭时使用筷子,能腾出一只手来做其他事情。虽然拿筷子比较困难,不过也很有意思。”

  在融入和适应中享受差异

  作为音乐人,姿娜对中国传统乐器二胡情有独钟。她喜欢二胡独特的音色带出的悲伤感。在演出自己的原创音乐时,她有时会特意加入二胡元素,以呈现出东方的感觉。只有两根弦的二胡,演奏方式独树一帜。姿娜巧妙地将小提琴演奏技巧融入二胡的演奏,虽然自知指法不对,但这种方式对她来说更为自然。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创新演绎,令不少中国观众耳目一新,觉得格外好听。

  作为演员,姿娜认为中国跟欧洲拍摄影视剧时最大的分别在于灵活性和节奏两方面。在欧洲拍电影都要准备好长时间,节奏比较慢。在中国,不仅节奏快,而且很多东西会有变化或更改。“有时候你已经把剧本背下来了,但最后可能有一半被删掉。”姿娜表示这种情况确实会让演员产生不便,但也有一定的好处,例如剧本有机会改得更好。

  在中国11年,还有一件令姿娜称奇的事,即中国人办事的高效快速。她见过有些活动前几天什么都没有或很乱,但第二天全部做好,且做得很成功。“这在欧洲根本不可能。在欧洲,时间越赶,事情会越乱越差。但在中国时间越赶,做事效率越高。这就是中国人的能力!”

  如今,有意到中国发展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姿娜也想借此分享自己的经验,那就是除了自身要有专业强项外,更重要的是去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中国的工作模式等。“只要你能融入和适应这里的环境,你一定会爱上中国。”姿娜说。

姿娜,来自捷克的演艺多面手(文艺圈洋面孔)
用影像记录新中国七十年荣光
《烈火军校》讲述青春热血故事
男女合演60载,为越剧喝彩!(墙内看花)
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吸引16万观众
“我心中的动漫英雄”主题征文活动开展
秦剧《许铁堂》聚焦反腐扫黑题材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