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无尽相思在七夕

陈耀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07日   第 12 版)

  在传统节日七夕来临之际,8月2日晚,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西坞村的居敬桥边,一场由当地居民组织的七夕水上晚会上演,拥有500年历史的古桥与水上舞台相互映衬,美轮美奂。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西坞村,碧水环绕,每年七夕节前后都会在居敬桥边演绎一场独特的水上晚会,展现爱情忠贞、家庭和睦,这已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奉 新摄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这是《礼记·月令》里呈现的初秋光景。

  初秋原本无异夏末,不论草木还是作物,满眼的葱茏茂密,推进着有增无减的势头,芸芸生命声色依然,变化却不易察觉。沁人的凉风,清静的露珠,令人恻然的蝉鸣,就发生与消弭在如此的隆盛之中。只有夜深人静,无眠的人,理会耳畔扰乱心神的声音,才会惊觉,窗外昆虫的嘤鸣,正提示着节气岁月的变化和迁流。

  若是晴朗的夜里,仰头可见无数星辰,浮游在深邃辽远的太空,晶莹璀璨,分外耀眼。我们的祖先,联星为图,象形会意,遂有了织女、牵牛凄美永恒的爱情故事,这便是“七夕”的传说,也是“七夕节”的来历。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七夕节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一

  关于七夕风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晋时期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到南北朝时,妇女在七夕乞巧、祭拜牵牛织女星的习俗已经形成,并在民间代代相传。

  “七夕节”一词则最早见于宋代,它是朝廷承认的正式节日。宋元之际,京城甚至出现了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据记载,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非常热闹。七夕前几天,乞巧市上更是人山人海,车马难行,非常拥堵。节日盛况由此可见。

  古代的七夕节本是女性的节日,与男人无关。但是近些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七夕节在中国青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被称为情人节。这是传统节日的“与时俱进”,或者说是古老传统的“现代化”。有人或许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传统节日就要保持传统的“原汁原味”。实际情况又怎样呢?历史上,任何传统节日的民俗形式和文化意义,都不是千古不变的。比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其最古老的文化意义和原始信仰,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今天,这些内容在春节文化中已少见踪影,但是你能说今天的春节不叫春节吗?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任何社会现象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适其内容和形态,节日文化也不例外。若说理由,主要是今日中国的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正在推动七夕节向着情人节的方向转变。

  中共十八大以来,更加重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把它看成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生生不息的“根”和“魂”,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对于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时俱进、健康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夕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七夕节包含着浓重的爱情成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美丽传说,赋予了七夕节企望美满姻缘、憧憬美好爱情的人文内涵,从而使之成为古板而严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二

  中国的七夕节所蕴含的爱情观是理想主义、崇尚长久的。

  古人的爱情观我不敢轻断,但是就七夕节来说,它所体现的爱情观圣洁、感人。对于七夕节爱情内涵的解读,最有名的当属宋人秦观的《鹊桥仙》这首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它道出了理想爱情的真谛。其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结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短短14个字,揭示了真正爱情的永恒特质。爱情不是每天“腻”在一起,而是两情相悦,地久天长,海枯石烂不变心。不信请看天上的牛郎织女,那就是榜样。他们一年才见一次面,但是没有因此而移情别恋。相反,却是山隔不断,水拦不住,为了赶赴佳期,不惧水阔天高,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我们真应该感谢秦观,他竟能把中国式的理想爱情演绎得如此圣洁美妙。在诗文写法上,这叫“反弹琵琶”。牛郎织女的故事本是个爱情悲剧。《西厢记》里有句话,“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牛郎织女可不是“一个这壁,一个那壁”,而是隔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天河。对于两个有情人来说,这是莫大的痛苦。但是秦观却剑走偏锋,从痛苦中发现美。他不说隔河相望之苦,而说“两情久长”之可贵。进而说,不能“朝朝暮暮”又何妨?再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于是一对悲情夫妻变成了人人羡慕的神仙情侣。这是关于牛郎织女故事最有创意的艺术诠释,可以作为中国情人节的“主题词”,而牛郎织女则是最佳形象代言人。

  三

  认真说起来,中国的七夕节堪称是个奇迹。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传统观念包围中,竟然给年轻女性留下了这样一方自由乐土,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以女性和爱情为主题的节日,而且是通过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

  在所有文化现象中,节日可能是最具有民族性的。它好比一个民族的“胎记”,是画不上也抹不掉的。如今,不仅中国人的观念更开明,传统文化更受重视,青年的感情生活更浪漫,人们的消费能力也越来越高,许许多多的人早就把目光聚焦到了七夕这个“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日子。每当七夕来临之时,“中国情人节”便广而告之。这比发表多少论文都顶用。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这是汉武帝的《秋风辞》,气魄宏大,用情真挚,千百年来,感人至深。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不仅承载了相知的快乐,还萦绕着衰老与别离的感伤。更深刻,更难忘。

  如此星辰如此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初秋清夜,风送微凉,虫声唧唧,和着漫天的星光。祝愿天上的牵牛和织女,人间的无数情侣,让七夕的内涵,流淌成为绵延又清澈的河,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底,永不枯竭。

景区重评级更需重评价(旅游漫笔)
无尽相思在七夕
到世园会看青神竹龙
博望花地白鹭飞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