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青海,满目青山,花开遍野。走进祁连山下的祁连牧场,一群群牦牛和藏羊,宛若黑白音符般在草原流淌。2019年6月11日,青海成为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青海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获得了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经验,为示范省建设奠定了基础。
生态大省具备示范条件
地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高海拔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境内具有独特的高原草甸、山脉、湿地、荒漠和森林生态系统,是影响30多亿人口亚洲季风生态系统的主要调节器。青海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国土总面积的35%左右。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非常复杂,任务繁重,必须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赫万成说。作为生态大省,青海具备示范的先决条件:
2005年起,中央启动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和《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2016年,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三江源地区设立,青海重点瞄准原有生态保护体制“梗阻”,陆续完成园区四县大部门制改革、管护职能整合、保护管理标准制定、生态管护岗位设置等31项体制试点改革任务,有效改变了过去“九龙治水”、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目前来看,试点已初步构建了规划、制度、科技支撑、监测评估等“12位1体”的公园管理保护体系,为三江源地区建立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5月,国务院批准青海省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全国试点;
2017年6月,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这些制度建设为加强三江源地区和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江源地区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呈现出休养生息的良好景象,全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的生态管护员多杰说:“目前,自然保护地保护态势良好,生态恢复明显,我在管护区内经常能看到黄羊、岩羊、黑颈鹤,还有很多是以前没见过的动物和鸟类。”
全面重组生态系统功能
去年,可可西里、岗什卡雪山、年保玉则国家公园、青海湖鸟岛和沙岛等多个高原景区相继发布“禁游令”,原因是游客丢弃的垃圾污染了当地的草原、水源地。
建设国家公园,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保护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系统旗舰物种和标志性物种及其栖息地。但是,国家公园不是绝对排斥人类进入,专家指出,开放部分一般不超过公园总面积的5%。
赫万成介绍说,三江源国家公园是省级政府直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行使其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管理事权,明确了主体责任。示范省建设是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后,青海将始终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着力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大部分自然保护分区已全面实现生态系统功能重组,原有国土、渔政、森林公安、环境监察、草原监理等生态执法相关部门也得到有机整合。此外,青海还与新疆、西藏、甘肃等邻省区签订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备忘录与保护区协作联盟章程,打破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昔日破碎化、条块化、单边化的管理模式。
保护地体系离不开科技和技术信息的运用,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管控中心,智慧监管系统全面用于保护工作,鼠标一点,生态管护员巡护次数、管护内野生动物活动等情况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创新保护地管理机制
2018年祁连县黑土滩治理2000公顷,沙化草地治理2000公顷,草原鼠害防治7.3万公顷,草群平均高度达到12厘米,全县草原覆盖率达到59.23%,但仍然存在分类不科学、区域重叠等问题。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晓楠表示,通过全面掌握现有自然保护地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推进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自然保护地“一张图”,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强化自然资源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同时,青海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切实解决了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李晓楠介绍,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启动后,青海将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到2020年,青海将完成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统一的分级管理体制基本建立,科学确定自然保护地布局,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基本框架。”李晓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