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国办印发改革方案

给高值医用耗材降“虚火”

本报记者 李红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02日   第 02 版)

  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眼科人工晶体……这些是人们常见的高值医用耗材。日前,针对其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问题,国办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在8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表示,将通过统一集中带量采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等措施,挤出虚高价格水分。

  促降价、防滥用、严监管、助发展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近年来,其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从源头治理,覆盖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涉及价格、质量、支付、监管等各个方面,进行疏堵结合、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是此次国家级高值医用耗材治理的思路。李滔介绍,改革聚焦四个方面——

  促降价。通过“编码可比对,平台全透明,销售零差率,准入管一批,招采降一批,支付标准规范一批”等举措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降低虚高价格。

  防滥用。严格行业管理、医保管理和医院自我管理,综合整治高值医用耗材过度使用等乱象。

  严监管。建立多部门联合响应的违法违纪违规查处机制,强化对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助发展。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完善薪酬制度等,合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集中带量采购,年底实现零差率销售

  如何降低虚高价格?方案提出五条举措,包括统一编码体系和信息平台,实行医保准入和目录动态调整,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制定医保支付政策。

  现行的医用耗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小、散、乱”的问题比较突出,且名称不规范,编码不统一,数据也难以比对。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编码体系,增加了招标采购、医保支付、价格监测、基金监管等工作的难度。统一编码后,将有助于医保高值耗材捋顺价格体系。

  采购方面,将建立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必须在平台上公开交易、阳光采购。将借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经验,探索适合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办法。

  方案提出,2019年底前实现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高值医用耗材销售价格按采购价格执行。公立医疗机构因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适当补助、做好同医保支付衔接等方式妥善解决。公立医疗机构要通过分类集中采购、加强成本核算、规范合理使用等方式降低成本,实现良性平稳运行。

  推动国产化,降低百姓负担

  此次改革将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将在2019年底前完成第一批重点治理清单。

  医用耗材种类多样,且有的在使用时要提供增值服务,如手术跟台等。鉴于此,方案要求,规范管理高值医用耗材临床应用行为,如: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频次高和费用大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重点监控、重点稽核、定期通报,并向社会公开,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黑名单”制度,完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信用评价体系等。

  目前,国产和进口的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价格差异较大。同样是心脏支架,进口产品的价格可以达到国产的3倍。国产化是提高高值耗材可及性、降低百姓负担的重要举措。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药品稽查专员江德元介绍,2014年起,国家药监局制定并实施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222个产品申请,65个产品上市,其中,国产化的产品是64个,“一大批中高端的医疗器械实现了国产化,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像经导管介入的瓣膜、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骨科植入物,基本替代了进口产品,临床效果非常好。”

积极弘扬革命精神奉献精神
给高值医用耗材降“虚火”
直挂云帆济沧海
共庆“八一” 分享荣光
八月新规 关系你我
第五代华灯车亮相天安门广场
责编:陈劲松 韩维正 邮箱:diery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