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做粄分时令。
每逢过年,家里总要蒸上不少“碗仔粄”,有甜有咸,打开蒸粄的锅,飘出来的就是过年的味道。甜粄颜色微黄,口感软韧,几个甜粄吃下来,来年的生活都变得甜甜美美。而咸粄中则藏了不少虾米,一口咬下,松软的口感中又夹杂着虾米的鲜香。
清明时节,则食艾粄。艾草研碎加入糯米粉擀成皮,芝麻、花生、白糖等磨成甜馅,包好后放入模具中摁出花纹,底下再垫上剪成圆片的芭蕉叶入锅蒸,就是客家人钟爱的艾粄了。而做粄剩下的馅料,则成了小时候的我清明前后最爱的零食之一。
入了夏,当然要吃一碗清凉解暑的仙人粄。仙人粄是一种类似于仙草的甜点。等冷却后加上白砂糖或红糖,滑嫩清爽,沁人心脾。客家人的酷暑时节,何以解暑?唯有仙人粄。
等到入冬,刚蒸出炉的热腾腾的萝卜粄则是任何一个客家人都难以拒绝的诱惑。薄薄一层皮中裹着萝卜丝、腊肉等馅料,咬下一口,汁水伴着咸香在口腔中蔓延开来,刚出锅的滚烫也挡不住想尝第一口鲜的心情。
粄是客家人逢年过节的仪式感。每逢奶奶在家里做了粄,总得先拦着我们几个一出锅就想偷吃的小孩,一边将粄分为好几份,嘴里念叨着这一份先拜神,晚些吃;那一份是给哪位亲戚留的……年年如此,小时候虽嘴馋,却也潜移默化地明白了宗族亲情在客家人中的重要地位。
说到底,何谓“粄”?
“粄”其实是一个古语词,《玉篇》记载:“粄,米饼。”而在现代汉语中,唯独客家话里保留了下来,相当于常说的“糕”,其他方言基本不用,成为了客家方言的特色词。对客家人而言,粄不仅是客家人特有的风味小吃的词汇表达,也早已融入了客家文化当中。
客家人的一切,几乎都与先祖的不断迁徙奔波有关。晋代,一支原居住在中原的汉族人因不堪战乱纷扰向南迁徙,从此开启了他们与子孙后代五次大迁徙的旅程。路途艰苦,生存是第一要义,自然做不出太精细的食物。如今的粄便是在迁徙、定居后文化间相融合的产物,其原料多为大米、糯米、粘米等,口感不甚精致。但客家人善于发挥食物最大的可能性,让并不奢华的原料做成的平凡的食物里滋长出了刺激味蕾的客家风味,也蕴含了无尽的储存智慧。
粄也是客家人之间维系凝聚力的见证。一整套做粄的手工艺经客家人之手代代相传,散居各地的客家人也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粄。做法虽不同,但称谓却默契地保持了一致。不仅仅是粄,客家人中常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不忘本”是客家人努力恪守的本分,客家人聚居处,必有祠堂,有族谱,时刻提醒自己根在何处。语言也好、食物也罢,都是客家人维系宗族情感、忆苦思甜的见证,是客家文化在客家人血脉中刻下的印记。
如今,粄早已不仅是充饥解馋的客家特色食品,更是在历史沿流中代代相传的文化习俗。这一丝让散居各地的客家人魂牵梦萦的客家味,使不管身居何处的客家人心中始终抱有一丝牵挂。